革
- jí gé
- 革
- 9
- 木
- AFJ
[革]基本解釋
[ jí ]
(病)危機。
[ gé ]①去了毛,經過加工的獸皮(連皮—):制~。②改變(連改—、變—):~新丨洗心~面。引革除,撤銷(職務):~職。[革命]1.被壓迫階級用暴力奪取政權,摧毀舊的腐朽的社會制度,建立新的進步的社會制度。2.事物的根本變革:思想~丨技術~。
[革]詳細解釋
1. 革 2. 革
革〈名〉
(象形。金文字形,象被剖剝下來的獸皮。中間的圓形物,是被剝下的獸身皮,餘下的部分是獸的頭、身和尾。“革”是漢字部首之一,從“革”的字多與皮革有關。本義:去毛的獸皮)
同本義。皮的總稱
革,獸皮治去其毛。——《說文》
齒革羽毛。——《書·禹貢》
執之用黃牛之革。——《易·遯卦》
掌秋斂皮,冬斂革。——《周禮·天官》
江南出梓、姜、桂、金、錫、連、丹沙、犀、瑇瑁、珠璣、齒、革。——《史記·貨殖列傳序》
又如:人造革;革帶(皮帶);革笥(用皮作的甲冑);革船(用皮革縫製的船)
用革製成的甲冑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車前的飾物
革車千乘。——《禮記·明堂位》
又如:革車(戰車)
通“勒”( lè)。馬絡頭。有嚼口的叫勒,沒有的叫羈
故王良造父,天下之善御者也。然而使 王良操左革而叱吒之,使 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馬不能行十里,故共之。——《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姓
〈動〉
變革,更改
革,改也。——《玉篇》
鳥獸希革。——《書·堯典》
故因秦時,本十月為歲首,不革。——《漢書·任敖傳》
願革心易行。——《漢書·嚴助傳》
天地陰陽不革而成。——《呂氏春秋·執一》
厲治革典。——《國語·周語下》
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鹽鐵論·非鞅》
革故鼎新。——李德裕《次柳氏舊聞》
瑞銳意興革,清浚 吳淞、 白茆,通流入海,民賴其流。——《明史·海瑞傳》
又如:革心(改變心意,不再為非作歹);革面(改變舊面貌,轉變立場);革正(改正)
免除或丟掉
今革舊從新,為里黨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煩即簡之要。——《魏書·食貨志》
又如:革舊從新(指除去舊的章法,遵從新的制度);革去(除去)
另見 jí
〈形〉
通“亟”。 危急
成子高寢疾, 慶遺人請,曰:“子之病革矣。——《禮記·檀弓上》
又如:病革(病重)
另見 gé
[革]百科解釋
漢字,拼音:gé。中國漢字之一,在古代讀 jí ,(病)危機。象形文字。金文字形,象被剖剝下來的獸皮。中間的圓形物,是被剝下的獸身皮,餘下的部分是獸的頭、身和尾。“革”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去毛的獸皮。 更多→ 革
[革]英文翻譯
rad. 177; leather, animal hides
[革]為謎底的謎語
1.中國進入廿一世紀(打一字)
2.入川打靶(打一字)
3.出工出力出全勤(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