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蠕是什麼意思,蠕蠕的解釋,蠕蠕的反義詞近義詞,蠕蠕的意思,蠕蠕的英文翻譯

蠕蠕   [rú rú]

[蠕蠕]基本解釋

像蟲子似的前後蠕動身體或身體的一部分,形容慢慢移動的樣子

[蠕蠕]詳細解釋

  1. 昆蟲爬動的樣子。

    《後漢書·馬融傳》:“蝡蝡蟫蟫,充衢塞隧。” 唐 李賀 《感諷》詩之一:“ 越 婦未織作, 吳 蠶始蠕蠕。” 明 李詡 《戒庵老人漫筆·雪蛆冰蛆》:“ 曹方湖 為御史,嘗刷卷 四川 ,言彼處萬山深雪中出雪蛆,官府遣軍士四山高處懸望,雪中蠕蠕而動者,則往取之。” 清 洪楝園 《後南柯·宮議》:“土作城濠石作丘, 槐安 享國幾春秋?喬柯屈曲蟠根處,萬輩蠕蠕拜冕旒。” 吳運鐸 《把一切獻給黨·我們的工廠》:“忽然汽笛響了,開往 江西 的火車蠕蠕爬動。”

  2. 指群動貌。

    孫中山 《中國國民黨改組宣言》:“依民眾之熱望,為之指導奮鬭,而達其所抱政治上之目的,否則民眾蠕蠕,不知所向。”

  3. 我國古代北方民族名。即 柔然 。

    三國 魏 曹丕 《大牆上蒿行》:“下有 蠕蠕 之地,今我難得久來履。”《南史·夷貊傳下·蠕蠕》:“北 狄 種類實繁, 蠕蠕 為族,蓋 匈奴 之別種也。” 宋 孔平仲 《續世說·直諫》:“今 蠕蠕 方強,南寇未滅,吾以肥馬供軍,弱馬供獵,為國遠慮,雖死何傷。” 清 唐孫華 《宋堅齋納塞外姬戲贈》詩:“ 蠕蠕 麗種解彎弓,一箭飛鵰墜碧空。”參見“ 柔然 ”。

[蠕蠕]百科解釋

柔然,是公元四世紀後期至六世紀中葉,在蒙古草原上繼匈奴、鮮卑等之後崛起的部落制汗國,最高統治部落(可汗郁久閭氏本部)為鮮卑別部的一支。當時中原正經歷東晉十六國後期、南北朝紛爭對峙。四世紀後期至六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柔然與北魏和南朝形成了長期的並立。柔然主要遊牧範圍大體為今蒙古國全境、俄羅斯聯邦貝加爾湖地區,西面可達阿爾泰山西麓,東面至額爾古納河西岸地區,核心區在今蒙古國,有時汗國向西勢力可達古代西域即今中亞和中國新疆,向南勢力可達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北部一帶。柔然人與所謂阿瓦爾人的關係目前中外歷史學界尚無定論,這一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更多→ 蠕蠕

[蠕蠕]英文翻譯

squirming; wrigg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