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   [fǎn duì]
[反對]基本解釋
不贊同
[反對]詳細解釋
韻文中辭反而義同的對偶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反對者,理殊趣合者也…… 仲宣 《登樓》云:‘ 鍾儀 幽而 楚 奏, 莊舃 顯而 越 吟。’此反對之類也。” 周振甫 註:“ 鍾儀 被拘, 莊舃 顯達,處境相反,同樣懷念故鄉,所以是反對。”
相反,對立。
《明史·天文志一》:“東方見日早,西方見日遲……相距一百八十度則晝夜時刻俱反對矣。” 章炳麟 《文學說例》:“‘處而不底,行而不流’(《左襄二十九年傳》)……處與行,底與流,義相反對。”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二章:“ 墨 家的思想剛好和這反對。”
不贊成,不同意。
魯迅 《南腔北調集·“論語一年”》:“老實說罷,他所提倡的東西,我是常常反對的。” 茅盾 《創造》一:“我不反對你的話,但是也不能贊成。”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 王昭 :伯母不反對我同 秀雲 到 潮州 去么?”
[反對]百科解釋
反對就是前後兩個語句從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對照,表示相對相反的意思,在內容上相反相成,對立統一,是對偶修辭方法中的一種。反對是由反與對組成矛盾的統一體。對面是能夠看到的。反面是不能看到的。反對就是在問題上存在爭執,互不相讓。對立是對面而立,是指不避認,並不存在爭執,而可相讓。 更多→ 反對
[反對]英文翻譯
Op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