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向 [朝代] 兩漢
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願王察之。’王曰:‘寡人自為知。’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
標籤: 寓言 國小文言文 故事 哲理 文言文 其他
龐蔥要陪太子到邯鄲去做人質,龐蔥對魏王說:“現在,如果有一個人說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不相信。”龐蔥說:“如果是兩個人說呢?”魏王說:“那我就要疑惑了。”龐蔥又說:“如果增加到三個人呢,大王相信嗎?”魏王說:“我相信了。”龐蔥說:“大街上不會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個人說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鄲離大梁,比我們到街市遠得多,而毀謗我的人超過了三個。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說:“我知道該怎么辦。”於是龐蔥告辭而去,而毀謗他的話很快傳到魏王那裡。後來太子結束了人質的生活,龐蔥果真不能再見魏王了。
1.龐恭:魏國大臣。2.質:人質,這裡用作動詞,指作人質。謂將人作為抵押品,這是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的外交慣例。3.邯鄲:趙國的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鄲縣西南十里。4.市:集市。5.之:代詞,這裡指“市有虎”這件事。6.信:相信。7.夫:語氣詞,用於句首,表示下文要發表議論,現代漢語沒有與此相應的詞語。8.明:明白,清楚。9.然:可是。10.去:距離。11.議臣者:議論我的人。議:議論。這裡是非議,說人壞話。臣:龐蔥(恭)自稱。者:……的人。12.願:希望。13.察:觀察,仔細看,明察。14.反:通“返”,返回。15.得:能夠(得到)。16.見:拜見、謁見。這裡指召見。17.竟:最終。
典故作者:佚名 戰國時代,互相攻伐,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約,國與國之間通常都將太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戰國策":"魏策"有這樣一段記載: 魏國...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祖籍沛郡豐邑(今江蘇豐縣)。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 葉公好龍
○ 孟母三遷
○ 文侯與虞人期獵
○ 畫蛇添足
○ 晏子使楚
○ 劉向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