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
《三人成虎》譯文
龐蔥要陪太子到邯鄲去做人質,龐蔥對魏王說:“現在,如果有一個人說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不相信。”龐蔥說:“如果是兩個人說呢?”魏王說:“那我就要疑惑了。”龐蔥又說:“如果增加到三個人呢,大王相信嗎?”魏王說:“我相信了。”龐蔥說:“大街上不會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個人說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鄲離大梁,比我們到街市遠得多,而毀謗我的人超過了三個。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說:“我知道該怎么辦。”於是龐蔥告辭而去,而毀謗他的話很快傳到魏王那裡。後來太子結束了人質的生活,龐蔥果真不能再見魏王了。
《三人成虎》註釋
1.龐恭:魏國大臣。
2.質:人質,這裡用作動詞,指作人質。謂將人作為抵押品,這是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的外交慣例。
3.邯鄲:趙國的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鄲縣西南十里。
4.市:集市。
5.之:代詞,這裡指“市有虎”這件事。
6.信:相信。
7.夫:語氣詞,用於句首,表示下文要發表議論,現代漢語沒有與此相應的詞語。
8.明:明白,清楚。
9.然:可是。
10.去:距離。
11.議臣者:議論我的人。議:議論。這裡是非議,說人壞話。臣:龐蔥(恭)自稱。者:……的人。
12.願:希望。
13.察:觀察,仔細看,明察。
14.反:通“返”,返回。
15.得:能夠(得到)。
16.見:拜見、謁見。這裡指召見。
17.竟:最終。
《三人成虎》相關內容
典故作者:佚名 戰國時代,互相攻伐,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約,國與國之間通常都將太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戰國策":"魏策"有這樣一段記載: 魏國...
《三人成虎》作者劉向簡介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祖籍沛郡豐邑(今江蘇豐縣)。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