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蟲   [zhù chóng]
[蛀蟲]基本解釋
1.取食於樹幹、衣服、書籍、穀物等的昆蟲
2.比喻從內部造成損害的人
[蛀蟲]詳細解釋
啃齧樹木、衣服、書籍、穀物類的小蟲。
《說郛》卷二五引 宋 陳耆 《桐譜·器用》:“然而採伐不時,則有蛀蟲之害焉。”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三·木蠹蟲》:“蠍、蝤蠐、蛣蛙、蛀蟲。”
借指混入內部的腐蝕者、破壞者。
魯迅 《書信集·致李樺》:“木刻確已得到客觀的支持,但這時候,就要嚴防它的墮落和衰退,尤其是蛀蟲,它能使木刻的趣味降低,如新劇之變為開玩笑的‘文明戲’一樣。”
[蛀蟲]百科解釋
蛀蟲,個體較小,成蟲體長一般為2-3mm,多數一年一代以幼蟲越冬,翌年春天化蛹,4、5月份蛹羽化為成蟲,成蟲交配後產卵,卵期約15天孵化的幼蟲便鑽入木材或毛皮中危害,是農林業、木材類裝潢及家俱和木雕佛像藝品、毛皮服飾的重要害蟲。蛀木蟲是各種鑽木甲蟲的幼蟲,它們常常把完好的竹、木組織破壞成細粉。常見的蛀木蟲種類有粉蠹蟲、粉茶柱蟲、長蠹蟲以及天牛幼蟲。其中家天牛是木材和具木質結構建築物的重要害蟲, 更多→ 蛀蟲
[蛀蟲]英文翻譯
borer; insect that eats books,clothes or wood; m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