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言   [nà yán]
[納言]基本解釋
1.古官名。主出納王命。《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 孔 傳:“納言,喉舌之官,聽下言納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必以信。”按, 秦 漢 不置, 王莽 依古制,改大司農為納言,有納言將軍 嚴尤 。 北周 初有御伯中大夫,掌出入侍從。 保定 四年改御伯為納言。 宣帝 末又置侍中。 隋 避 文帝 父 楊忠 誄,改侍中為納言, 煬帝 大業 十二年又改納言為侍內。 唐 初為納言, 唐 武德 四年改為侍中。參閱《通典·職官三》。2.尚書等近臣所用幘巾。《後漢書·輿服志下》:“尚書幘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納言]詳細解釋
古官名。主出納王命。
《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 孔 傳:“納言,喉舌之官,聽下言納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必以信。”按, 秦 漢 不置, 王莽 依古制,改大司農為納言,有納言將軍 嚴尤 。 北周 初有御伯中大夫,掌出入侍從。 保定 四年改御伯為納言。 宣帝 末又置侍中。 隋 避 文帝 父 楊忠 誄,改侍中為納言, 煬帝 大業 十二年又改納言為侍內。 唐 初為納言, 唐 武德 四年改為侍中。參閱《通典·職官三》。
尚書等近臣所用幘巾。
《後漢書·輿服志下》:“尚書幘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納言]百科解釋
古官名。主出納王命。尚書等近臣所用幘巾。從字面看,“納言”寓有居高位而廣納群言、廣徵賢論之義。"納言"是古代貴族帽子上的配飾,納言之飾,始於漢代,唐宋因之。《後漢書·服》載:“巾,合後施收,尚書巾幘,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又《宋史·輿服志》載:所謂施收者,即納言;其定製為“其分三寸”。納言,原是職官之名,始見於《書·堯典》,職責是宣達帝命。隋代避隋文帝之父楊忠謙名之諱,凡中字皆不用,故用此名以代帝侍中;唐初尚沿用,後仍改侍中。 更多→ 納言
[納言]英文翻譯
an official in charge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or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