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丘   [yíng qiū]
[營丘]基本解釋
1.古邑名。在今 山東省 淄博市 臨淄 北,以 營丘山 而得名。 周武王 封 呂尚 於 齊 ,建都於此。後改名 臨淄 。《史記·齊太公世家》:“ 武王 已平 商 而王天下,封師 尚父 於 齊 營丘 。” 張守節 正義引《括地誌》:“ 營丘 ,在 青州 臨淄 北百步外城中。”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 呂尚 , 磻溪 之漁者,一朝指麾,乃封 營丘 。” 唐 李白 《鞠歌行》:“一舉釣六合,遂荒 營丘 東。”一說在今 昌樂縣 東南, 春秋 時名 緣陵 , 漢 置 營陵縣 。2. 晉 時郡名。 東晉 時,數萬家中原流民向北投奔 前燕 慕容廆 , 廆 於 漢 遼西 臨渝縣 地安置 青州 ,別置 營丘郡 。地在今 遼寧省 沉陽市 西。見《晉書·慕容廆載記》。3.指 宋 畫家 李成 。 成 , 營丘 人,以山水畫知名。 宋 蘇軾 《王晉卿所藏著色山》詩之一:“縹緲 營丘 水墨仙,浮空出沒有無間。” 宋 陸游 《舍北晚眺》詩之一:“ 樊川 詩句 營丘 畫,盡在先生拄杖邊。” 金 段成己 《題<秋暮山行圖>》詩:“問公何從得此本,筆勢髣髴 營丘 傳。”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 元章 時已無 李 矣,何近日 營丘 之紛紛耶!”
[營丘]詳細解釋
古邑名。在今 山東省 淄博市 臨淄 北,以 營丘山 而得名。
周武王 封 呂尚 於 齊 ,建都於此。後改名 臨淄 。《史記·齊太公世家》:“ 武王 已平 商 而王天下,封師 尚父 於 齊 營丘 。” 張守節 正義引《括地誌》:“ 營丘 ,在 青州 臨淄 北百步外城中。”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 呂尚 , 磻溪 之漁者,一朝指麾,乃封 營丘 。” 唐 李白 《鞠歌行》:“一舉釣六合,遂荒 營丘 東。”一說在今 昌樂縣 東南, 春秋 時名 緣陵 , 漢 置 營陵縣 。
晉 時郡名。
東晉 時,數萬家中原流民向北投奔 前燕 慕容廆 , 廆 於 漢 遼西 臨渝縣 地安置 青州 ,別置 營丘郡 。地在今 遼寧省 沉陽市 西。見《晉書·慕容廆載記》。
指 宋 畫家 李成 。
成 , 營丘 人,以山水畫知名。 宋 蘇軾 《王晉卿所藏著色山》詩之一:“縹緲 營丘 水墨仙,浮空出沒有無間。” 宋 陸游 《舍北晚眺》詩之一:“ 樊川 詩句 營丘 畫,盡在先生拄杖邊。” 金 段成己 《題<秋暮山行圖>》詩:“問公何從得此本,筆勢髣髴 營丘 傳。”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 元章 時已無 李 矣,何近日 營丘 之紛紛耶!”
[營丘]百科解釋
昌樂營丘(原馬宋鎮),歷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先民就在這裡繁衍定居,今位於昌樂縣營丘鎮營丘村。營丘古城,春秋稱緣陵,西漢稱營陵,曾為北海郡治所,北齊撤銷,隋復置,改稱營丘,唐武德八年(625年)復撤。營丘,後改稱緣陵,營陵,北海等,幾經更易,發展至今。 更多→ 營丘
[營丘]英文翻譯
Camp 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