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   [fó tuó]
[佛陀]基本解釋
佛教的創始人,姓喬答摩,名悉達多。佛陀簡稱為佛,其意為覺悟者。因此,佛陀變為對悉達多的稱呼。佛陀生於釋迦族,故又名釋迦牟尼
[佛陀]詳細解釋
梵語Buddha的譯音。或譯為“浮屠”、“浮圖”、“菩提”、“勃馱”等。簡稱曰“佛”。意為“覺”。佛教認為,凡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皆可為“佛陀”。佛教徒即以此作為對其教主 釋迦牟尼 的尊稱。
《魏書·釋老志》:“浮屠正號曰佛陀。佛陀與浮圖聲相近,皆西方言,其來轉為二音,華言譯之,則謂浄覺,言滅穢成明,道為聖悟。” 魯迅 《準風月談·黃禍》:“他還畫了一幅圖,是一個 羅馬 裝束的武士,在抵禦著由東方西來的一個人,但那人並不是 孔子 ,倒是 佛陀 , 中國 人實在是空歡喜。”
阿彌陀佛 的省稱。
唐 寒山 《詩》之七四:“背後噇魚肉,人前念 佛陀 。”
指佛門。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五章:“默默思量,只好出家皈命佛陀。”
[佛陀]百科解釋
佛陀本指釋迦牟尼,後演為覺悟真理者之總稱。為佛教用語。梵名Buddha ,巴利名同。又作浮頭、沒馱、步他、馞陀、復豆、浮屠、浮圖。意為覺者、覺悟者。佛陀本指釋迦牟尼,後演為覺悟真理者之總稱。華人民間也將佛稱為佛祖。 更多→ 佛陀
[佛陀]英文翻譯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