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   [wǔ yuè]
[五嶽]基本解釋
中國的五大名山,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
[五嶽]詳細解釋
亦作“ 五嶽 ”。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古書中記述略有不同。(1)指東嶽 泰山 、南嶽 衡山 、西嶽 華山 、北嶽 恆山 、中嶽 嵩山 。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 鄭玄 註:“五嶽,東曰 岱宗 、南曰 衡山 、西曰 華山 、北曰 恆山 、中曰 嵩高山 。”《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說同。《初學記》卷五引《纂要》:“ 嵩 、 泰 、 衡 、 華 、 恆 ,謂之五嶽。”今所言五嶽,即指此五山。(2)指東嶽 泰山 、南嶽 霍山 、西嶽 華山 、北嶽 恆山 、中嶽 嵩山 。《爾雅·釋山》:“ 泰山 為東嶽, 華山 為西嶽, 翟山 為南嶽, 恆山 為北嶽, 嵩高 為中嶽。” 郭璞 註:“﹝ 霍山 ﹞即 天柱山 。”按, 天柱山 在今 安徽 霍山縣 西北。《史記·封禪書》載 漢武帝 “登禮 灊 之 天柱山 ,號曰‘南嶽’”。 漢 應劭 《風俗通·山澤·五嶽》則謂“南方 衡山 ,一名 霍山 ”。(3)指 泰山 、 衡山 、 華山 、 岳山 、 恆山 。《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日月食,四鎮、五嶽崩。” 鄭玄 註:“五嶽, 岱 在 兗州 、 衡 在 荊州 、 華 在 豫州 、 岳 在 雍州 、 恆 在 并州 。”《爾雅·釋山》:“ 河 南, 華 ; 河 西, 岳 ; 河 東, 岱 ; 河 北, 恆 ; 江 南, 衡 。” 郭璞 註:“ 岳 , 吳岳 。”
謂人的五官,指臉上的器官。
《明史·方伎傳·袁珙》:“嘗相 陶凱 曰:‘君五嶽朝揖而氣色未開,五星分明而光澤未見,宜藏器待時。’”
道教謂五座仙山。即東嶽 廣乘山 ,南嶽 長離山 ,西嶽 麗農山 ,北嶽 廣野山 ,中嶽 崑崙山 。見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地理》引《道經》。
周昭王 所鑄五劍的合稱。
南朝 梁 陶宏景 《刀劍錄》:“ 周昭王瑕 ……以二年歲次壬午鑄五劍,名五嶽。銘曰:‘鎮岳上方’,古文篆書,長五尺。”
見“ 五嶽 ”。
[五嶽]百科解釋
中國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分別是東嶽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泰山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 更多→ 五嶽
[五嶽]英文翻譯
the Five Famous Mountain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