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是什麼意思,黃芪的解釋,黃芪的反義詞近義詞,黃芪的意思,黃芪的英文翻譯

黃芪   [huáng qí]

[黃芪]基本解釋

即黃耆。

[黃芪]詳細解釋

  1. 即黃耆。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黃耆》:“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今俗通作黃芪。”參見“ 黃耆 ”。

[黃芪]百科解釋

黃芪,又名綿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由於長期大量採挖,近幾年來野生黃芪的數量急劇減少,有趨於絕滅的危險。為此確定該植物為漸危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更多→ 黃芪

[黃芪]英文翻譯

Astragalus membranac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