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   [pú tí]
[菩提]基本解釋
佛教音譯名,指覺悟的境界
[菩提]詳細解釋
佛教名詞。梵文Bodhi的音譯。意譯“覺”、“智”、“道”等。佛教用以指豁然徹悟的境界,又指覺悟的智慧和覺悟的途徑。
《百喻經·駝瓮俱失喻》:“凡夫愚人,亦復如是,希心菩提,志求三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太子六年苦行,未證菩提。”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堪笑世人懵懂,不識菩提路徑。”
樹名。即菩提樹。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蜀無兔鴿》:“娑婆樹一名菩提,葉似白楊, 摩伽陀那國 所獻也。” 張長 《潑水節·孔雀舞》:“你營巢吧,公社禮堂前面,是一棵枝葉茂盛的菩提。”參見“ 菩提樹 ”。
[菩提]百科解釋
“菩提”一詞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最後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達到了涅盤的程度。涅盤對凡夫來講是人死了,實際上就是達到了無上菩提。梵語bodhi,巴利語同。意譯覺、智、知、道。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之智慧。即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 更多→ 菩提
[菩提]英文翻譯
bodhi; 梵Bod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