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   [dōng zhōu]
[東周]基本解釋
1.朝代名。從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把國都從 鎬京 東遷至 洛邑 起,至公元前256年被 秦 所滅為止。其間 戰國 時代,作為中央政權的 東周 王朝,已名存實亡。 前蜀 韋莊 《鹹陽懷古》詩:“山色不知 秦 苑廢,水聲空傍 漢 宮流……莫怪 楚 吟偏斷骨,野煙蹤跡似 東周 。”
2. 戰國 時代的小國名。 周考王 分封的諸侯國 西周 ,傳至 惠公 ,乃封其少子於 鞏 ,號 東周 。後為 秦 所滅。參閱《史記·周本紀》。
[東周]詳細解釋
朝代名。從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把國都從 鎬京 東遷至 洛邑 起,至公元前256年被 秦 所滅為止。其間 戰國 時代,作為中央政權的 東周 王朝,已名存實亡。
前蜀 韋莊 《鹹陽懷古》詩:“山色不知 秦 苑廢,水聲空傍 漢 宮流……莫怪 楚 吟偏斷骨,野煙蹤跡似 東周 。”
戰國 時代的小國名。
周考王 分封的諸侯國 西周 ,傳至 惠公 ,乃封其少子於 鞏 ,號 東周 。後為 秦 所滅。參閱《史記·周本紀》。
[東周]百科解釋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是中國周王朝東遷之後的時期,諸侯擁立原先被廢的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定都洛邑,後世為區別於西周,稱這一時期為“東周”。東周的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稱為“春秋時代”;東周的後半期,周天子名存實亡,各諸侯相互征伐,稱為“戰國時代”。平王東遷以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一個小國,加上有弒父之嫌,在諸侯中的威望已經大不如前。據《左傳》記載,春秋時共有140多諸侯國。面對諸侯之間互相攻伐和兼併,邊境的外族又乘機入侵,周王不能擔負共主的責任,經常要向一些強大的諸侯求助。在這情況下,強大的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諸侯對四夷侵擾則以“尊王攘夷”口號團結自衛。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 更多→ 東周
[東周]英文翻譯
Do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