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是什麼意思,形勢的解釋,形勢的反義詞近義詞,形勢的意思,形勢的英文翻譯

形勢   [xíng shì]

[形勢]基本解釋

在其周圍環境中所處的情形或在一定時間內各種情形的相對的或綜合的境況

[形勢]詳細解釋

  1. 亦作“ 形埶 ”。形態;形體。

    《文子·自然》:“夫物有勝,唯道無勝,所以無勝者,以其無常形勢也。” 唐 賈躭 《賦虞書歌》:“眾書之中 虞 書巧,體法自然歸大道,不同 懷素 只攻 顛 ,豈類 張芝 惟創草。形勢素,筋骨老。”《水滸傳》第一一一回:“ 焦山 上一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見形勢,謂之 山里寺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肘癰》“勢小為癤勢大癰”註:“形勢小者為癤毒,形勢大者為癰。”

  2. 局勢;情況。

    《文子·上德》:“質的張而矢射集,林木茂而斧斤入,非或召之也,形勢之所致。” 唐 元稹 《故中書令贈太尉沂國公墓志銘》:“公既為刺史子,又多才,好讀書,識理亂形勢。” 元 鄧玉賓 《粉蝶兒·紅繡鞋》套曲:“陪著笑頻哀告,鎮著色下風雹,比這砍柴的形勢惡。” 趙樹理 《三里灣》二九:“實際上她的頭腦還很清楚,能考慮到當前的形勢是否對自己有利。”

  3. 指趨勢。

    魯迅 《故事新編·補天》:“伊伸了腳想踏住,然而什么也踹不到,連忙一舒臂揪住了山峰,這才沒有再向下滑的形勢。”

  4. 指文章的格局。

    宋 秦觀 《謝王學士書》:“凡方冊所載,簡牘所存,不見則已,苟有見焉,未嘗不熟誦其文,精覈其義,縱觀其形勢而私掇其精華。”

  5. 勢力;力量。

    《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 厲 幽 之後,王室缺,侯伯彊國興焉,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純,形勢弱也。” 宋 曾鞏 《契丹》:“ 宋 興, 太祖 明經綸之體,尊擇用將帥……所屬任皆天下之材,委任專而聽斷明,豪傑之士得盡其智力以赴功。故養士少而形勢強。”

  6. 權勢,權位。

    《荀子·正論》:“爵列尊,貢祿厚,形埶勝。” 楊倞 註:“形埶,謂埶位也。”

  7. 引申指權貴。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 宋 范仲淹 《范公墓志銘》:“初公為 洛陽 主簿,實典廩納,而邑多權要,公必先細民而後形勢。” 清 彭紹升 《陳和叔傳》:“﹝ 陳和叔 ﹞不肯趨避形勢、揣摩風氣為巧言。”

  8. 氣勢;聲勢。

    宋 蘇洵 《審敵》:“兵法曰:詞卑者進也,詞強者退也。今 匈奴 之君臣莫不張形勢以誇我,此其志不欲戰明矣。” 蔣光慈 《田野的風》四五:“‘知道了。’囚犯們這樣齊聲地回答著,仿佛如聽了軍令一般的形勢。”

  9. 地理狀況;地勢。

    《荀子·強國》:“其固塞險,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勝也。” 唐 劉知幾 《史通·點煩》:“是以聚米為穀,賊虜之虛實可知,畫地成圖,山川之形勢之易悉。” 清 程嗣立 《送邊秀才入成都》詩:“向西形勢參天出,稽古名流愛 蜀 行。” 楊朔 《萬丈高樓平地起》:“1959年初夏,我來到海峽,爬上一座高山,想瞭望瞭望海山的形勢。”

  10. 10.險要之地。

    《南齊書·劉善明傳》:“ 淮南 近畿,國之形勢,自非親賢,不使居之。” 宋 陳亮 《中興論》:“精間諜以得虜人之情,據形勢以動中原之心。”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四:“且又無名位之可以號召、形勢之可以固守。”

  11. 11.指地形險要。

    宋 秦觀 《鮮于子駿行狀》:“公以 劍門 形勢之地,當分權以制內外。” 清 沉葆楨 《察看海口船塢大概情形疏》:“自 閩安 而上, 洋嶼 、 羅星塔 、 烏龍江 、 林浦 皆形勢之區。”

  12. 12.軍陣;陣勢。

    《漢書·藝文志》:“形勢者,靁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上命諸將按兵不戰,示以形勢。” 明 馮夢龍 《智囊補·捷智·洪鐘》:“舟中, 朝京 與客奕, 鍾 在旁諦觀久之,悟其形勢,導父累勝。”

[形勢]百科解釋

形勢,指人事上的強弱盛衰之勢;事物的發展狀況,區別於“形式” 。語出《文子·自然》:“夫物有勝,唯道無勝,所以無勝者,以其無常形勢也。” 更多→ 形勢

[形勢]英文翻譯

sit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