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
- hòu
- 亻
- 10
- 水
- WHND
[候]基本解釋
1.等待:等~。~車室。~選人。守~。~補。~場。~審。~診。
2.看望,問好:伺~。問~。
3.時節:時~。氣~。~鳥。~蟲。
4.事物在變化中的情狀:火~兒。症~。
5.古代把五天稱為“一候”,現氣象學上仍沿用:~溫(每五天的平均溫度)。
[候]詳細解釋
〈動〉
(形聲。古文作“矦”。從人,侯聲。本義:守望;偵察)
同本義
矦,伺望也。——《說文》
矦,覗也。——《廣雅·釋詁三》
市有候館。——《周禮·遺人》。注:“樓可以觀望者也。”
又如:候館(用以瞭望的高樓);候樓(用以瞭望的樓);侯遮(偵探敵情);候徼(在國境線上巡察警戒);候車(偵察敵情的戰車)
觀測 。如:候風(觀測風向);候景(測日影);候簿(天文觀測記錄簿)
等候
稚子候門。——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即候苗成。——宋· 沈括《夢溪筆談》
候春發遣。——清· 方苞《獄中雜記》
移順天府羈候。
又如:候時(等候時機);候對(等候帝王召對);候結(等候審判;結案);候補道(等候實缺的候補道員)
敬候
彼矦人兮。——《詩·曹風·候人》。傳:“道路迎送賓客者。”
又如:候拜(迎候拜見);候人(周禮官名。掌管在路上迎送賓客等事);候駕(迎候帝王)
看望;問候
遣人候問。——《漢書·李廣蘇建傳》
候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候札(問候的信札);候函(問候的信函);候省(探視問候);候敬(問候時敬贈的禮物)
預測;占驗
夢者六候。——《列子·周穆王》
又如:候天(占驗天象,以卜吉凶禍福);候物(占驗物候);候星(占驗星象);候氣(占驗節氣的變化)
服侍
性柔順好禮,每帝視朝退,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饌。——《宋史》
診察 。如:候脈
〈方〉∶支付
李三,這兒的茶錢我候啦。—— 老舍《茶館》
〈名〉
斥候,軍候。軍中任偵察之事者 。如:候人(軍中偵伺敵情者);候正(候奄。古代軍中負責偵察敵情的官員);候者(斥候);候長(斥候之長)
“堠”的古字。邊境伺望、偵察敵情的設施,哨所,土堡 。如:候火(烽火);候台(烽火台);候館(供瞭望用的小樓)
官吏
掌管伺察、稽查等事的小吏。如:候人(古代掌管修路、查盜或迎賓的官員)
邊境守望、報警的官吏。如:候道(古代邊郡為偵察敵情,傳遞軍事情報或應急而修的道路)
負責迎送賓客的官吏。如:候官(迎送賓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軍候,占卜吉凶的官員等)
驛站,驛館
舊南海獻龍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後漢書》
又如:候舍(接待過往官員或其他賓客的館舍);候置(驛站)
古代計時單位。五天為一候
歧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素問》
引申為節候,時令
北陸候才變,南枝花已開。——唐· 韓偓《早玩雪梅有懷親屬》
症候
為人診候,一年前知其生死。——《北齊書》
時節 。如:時候;氣候;候鳥
徵兆 。如:症候;火候
[候]百科解釋
候是一個中國漢字,使用造字法,會義(“侯”是“候”的本字。古代“侯”、“候”通用)。 更多→ 候
[候]英文翻譯
expect; greet; visit;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