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消耗和使用後作為剩餘留下 2.留下一部分未被破壞、未被取走或未被用光
過剩[guòshèng]1. [excess;overabundance]:數量超過標準、限度或慣常界限;供給超過需要或市場人口過剩2. [surplus]:需要用的東西都用了或花了之後的剩餘過剩的商品\n過剩[guòshèng]1. [surplus]:多餘,超過使用或需要以外人員過剩2. [too plenty]:數量或供應太充足麵包從來沒有多到過剩的時候
磁化過的物體不再受外部磁場影響時保留的磁化強度;永磁體的磁性
剩下的
剩餘。
[surplus;remainder] 多餘之物,多餘;從某個數量中減去一部分後餘存下來有剩餘可拿到市場出售剩餘物資
指片段不成系統的餘義。
謂多餘的人。
真肯。唐 杜牧 《代人寄遠》詩之二:“賸肯新年歸否? 江 南緑草迢迢。” 宋 趙彥端 《水調歌頭·為壽》詞:“賸肯南遊否?蓬海試窮探。” 宋 楊萬里 《寄題開州史君陳師宗柴扉》詩:“賸肯早歸來,盈尊酒初緑。”
餘香;遺澤。
餘剩;遺留。
多餘的人員。
1.亦作“遺賸”。猶遺漏;遺忘。 2.遺留剩餘。 3.見“遺剩”。
1.見“ 出剩 ”。 2.亦作“ 出賸 ”。舊時百姓向官府納糧,超出規定多交一定數量,稱為出剩。名為防備損耗,實是加重剝削。《宣和遺事》後集:“比來州縣受納租稅,務加概量,以規出剩,可令禁止。”《續資治通鑑·宋仁宗慶曆七年》:“ 江西 諸路州軍體例,百姓納米一石,出剩一斗,往往有聚歛之臣,加耗之外,更要一斗。” 清 姚瑩 《寸陰叢錄·賦稅加耗》:“國家錢糧加耗,其來已久,往時謂之出賸,猶今關榷之稱盈餘也。”
搶劫後的剩餘之物。
見“ 殘膏賸馥 ”。
1.多餘的話。2.贅冗多餘的語句。 3.指前人的片言隻語。
真是,真所謂。
1.多而有剩餘。 2.見“寬剩錢”。
比喻零星散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