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謝諮議詠銅雀台原文注釋譯文,同謝諮議詠銅雀台賞析作者謝朓簡介

同謝諮議詠銅雀台

[作者] 謝朓   [朝代] 南北朝

穗帷飄井幹,樽酒若平生。

鬱郁西陵樹,詎聞歌吹聲。

芳襟染淚跡,嬋媛空復情。

玉座猶寂寞,況乃妾身輕。


標籤: 詠史懷古 其他

《同謝諮議詠銅雀台》註釋

①這是一首應和(同)謝咨議憑弔魏武帝 的 。曹操臨死時,在他的《遺令》中曾經囑咐諸子將自己的遺體葬在鄴的西崗,並令妾伎們住在銅雀台上,早晚供食,每月初一和十五還要在他的靈帳前面奏樂唱歌,並讓她們登台向西瞻望他的西陵墓田。作者認為這一切安排都是無益的,人死已久,墓地的樹木都長得很茂盛了,供奉祭祀還有什么用處呢?作者對曹操的眷眷於身後之事有所批評,對他身後的寂寞也有所同情。謝咨議,名璟;咨議,官名。銅雀台: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曹操所建,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古鄴城的西北隅。 
②穗帷:即靈帳,帷,亦作幃。井幹(hán含):漢代樓台名,這裡借指銅雀台。這兩句是說,銅雀台上飄著靈帳,就像死者活著一樣供給他酒食。
③鬱郁:形容樹木茂盛。西陵:曹操的葬地。詎:豈。這兩句是說,曹操墓地的樹木都長得很茂盛了,他哪裡還能聽到妄伎唱歌奏樂的聲音呢? 
④芳襟:指妾伎的衣襟。嬋媛:情思牽連的樣子。這兩句是說,妾伎們落淚,空餘感傷之情,死人也不知道。 
⑤玉座:帝位,這裡指曹操的靈位。這兩句是說,曹操這樣的人物尚有一死(靈位寂寞),妾伎又何足道呢!

《同謝諮議詠銅雀台》賞析

銅雀台曹操在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建造的,在當時是最高建築,上有屋宇一百二十間,連線榱楝,侵徹雲漢。因為樓頂上鑄造了一個大銅雀,舒翼奮尾,勢若飛動,所以名為銅雀台。據《鄴都故事》記載,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臨死之前,在《遺令》中吩咐兒子們將自己的遺體葬在鄴的西崗,並命從妾與使人住在銅雀台上,早晚供食,每月初一和十五還要在靈帳前面奏樂唱歌。此時,諸子必須“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兒子們自然遵命照辦。
不知什么緣故,南朝不少人對這一歷史故事發生了興趣,紛紛以“銅雀台”、“銅雀妓”為題,傷悲其意,為之歌詠何遜江淹、劉孝綽、張正見、荀仲舉等人,都有同題之作謝朓此詩描寫的也是這一題材。“同”,應和的意思。謝諮議,名暻,諮議是官名。謝朓的詩是應和謝暻的銅雀台詩而作的。
井幹是漢代樓台名,詩中代指銅雀台;穗帷就是靈帳。詩人描寫祭奠曹操的“盛況”:銅雀台上,歌吹洞天,舞女如雲,素白的靈帳,在西風中緩緩飄蕩著;曹操的兒子們,供奉先父的亡靈,擺酒設祭,就像曹操活著的時候侍奉他一樣。好一個“樽酒若平生”,一種莊嚴肅穆和隆重熱烈的場面,宛然在目。同時,又令人油然想見曹操“平生”把酒臨風、橫槊賦詩的蓋世雄風。然而,生前的氣壯山河與死後的隆重莊嚴,乍看雖頗相仿佛,前後如一,細味卻有不勝悲涼之感。逝者如斯,只能“樽酒若平生”(像曹操生前那樣供奉如故)了,但反過來說,又不能“樽酒若平生”(像曹操活著的時候縱橫捭闔、釃酒臨江那樣)。一句平白如話的詩,包涵了多重的意蘊,既是描述,又是感慨,留給人們廣闊的想像餘地。而“鬱郁西陵樹,詎聞歌吹聲”,又與上兩句有同工異曲之妙。西陵墓地,樹木蔥蘢;銅雀台上,歌吹沸天——可是,死者長眠地下,不能復聞絲竹之聲。這似乎是為銅雀台上的伎妾們設辭,傳達她們哀婉的心曲。而從詩人所處的歷史地位、歷史的角度細加品味,則尤感意蘊豐厚,韻味無窮:時代渺邈,年復一年,魏家天下早已改朝換代,如今已沒有人為曹操一月兩次,歌舞酒樂,侍奉如常;銅雀故址,西陵墓地,百草豐茂,雜樹叢生,而今已不能聽到什么歌吹之聲。所以,詩人禁不住要為那些無辜的妾伎們悲泣感傷了。芳襟翠袖,徒染悲泣之淚;婉轉纏綿,空餘傷感之情。連曹操這樣的蓋世英雄尚且不免“玉座寂寞”的悲哀,更何況那些地位低下、身輕體賤的妾伎們呢。
表面上看,詩寫銅雀台祭奠的隆重,寫西陵墓地的荒蕪以及妾伎們的芳襟染淚、婉孌多情,旨意似乎是在感嘆曹操的身後寂寞。實際上這是個誤會。寫曹操的身後寂寞,乃是為寫妾伎們的寂寞張本,是一種襯墊,“玉座猶寂寞,況乃妾身輕”,正點出了這一中心題旨。蓋世英主尚且不免寂寞身後之事,更何況地位低下、生前就已冷落不堪的妾伎們呢。此詩《樂府詩集》題作《銅雀妓》,也正暗示並證明了詩人題詠的中心對象是妾伎,而不是曹操。由此可見到,詩人已從對銅雀故址的一時一事的憑弔和感傷的圈子中跳了出來,站到了歷史的高度,既飽含感情又充滿理性,以超然的態度來描寫、評判這一歷史故事,並進而反思人生。他從大人物的悲哀中,看到了小人物的悲哀;從歷史的冷酷中,領略到了現實的冷酷;從死者的寂寞中,感受到了生者的寂寞。因而,這種寂寞身後事的感傷和詠嘆,已不僅僅膠著在曹操及其妾伎們身上,而上升為一種人生的感喟和反思。所以,他對“銅雀妓”的題詠,既是執著的,又是超然的,在執著與超然的若即若離之中,詩人既認識、評判了歷史和人物,也認識、評判了現實和自己。
這是一首懷古詩。懷古詩是以詩的形式發抒詩人對於歷史、人物的認識和感受,是對歷史故事的一種藝術的評判。所以,詩人往往把自己豐富的思想內蘊和複雜的感情色彩,深深地隱藏、浸潤在詩的形象當中,用藝術形象來說話,來作為自己的代言人。謝朓的這首詩,也正具有這樣的特點:敘寫平白,而蘊含豐富、深刻;辭章短小,卻韻味渺遠、悠長。

《同謝諮議詠銅雀台》作者謝朓簡介

謝朓

謝朓(464-499):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士族,與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後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今存詩二百餘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於發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調,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