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明   [kāi míng]
[開明]基本解釋
原義是從野蠻進化到文明,後來指通達事理,思想不守舊
[開明]詳細解釋
通達,明智。
《史記·五帝本紀》:“ 堯 曰:‘誰可順此事?’ 放齊 曰:‘嗣子 丹朱 開明。’” 張守節 正義:“開,解而達也。” 唐 李邕 《大照禪師塔銘》:“生而茂異,長而開明。”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四:“ 旂叟 號 西堂先生 ,開明練達,遇事如破竹。”
使開通、明智。
漢 揚雄 《法言·問道》:“吾焉開明哉?惟聖人為可以開明,它則苓。” 汪榮寶 義疏:“‘開明’即發矇之意,言開矇以為明也。”
清醒,明白。
《三國志·蜀志·張翼傳》“高祖父司空 浩 ,曾祖父 廣陵 太守 綱 ,皆有名跡”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續漢書》:“ 嬰 ( 張嬰 )雖為大賊,起於狂暴,自以為必死,及得 綱 言,曠然開明,及辭還營。” 宋 陳亮 《跋朱晦庵<送寫照郭秀才序>後》:“其不得見於世,則聖賢之命脈猶在,而人心終有時而開明也。”《古今小說·梁武帝累修歸極樂》:“此時 武帝 心地不知怎地忽然開明,就省悟前世 黃復仁 、 童小姐 之事。”
政治、社會清明、文明;不黑暗,不野蠻。
《世說新語·雅量》“ 嵇中散 臨刑東市” 劉孝標 注引 晉 張隱 《文士傳》:“今皇道開明,四海風靡。邊鄙無詭隨之民,街巷無異口之議。” 嚴復 《原強》:“於五洲殊種,由狉榛蠻夷,以至著號開明之國,揮斥旁推,什九罄盡。”
思想開通,不頑固不保守。
鄧子恢 張鼎丞 《閩西暴動與紅十二軍》:“ 藍玉田 部隊尚未得到正式番號,軍餉無著,他們都需要地方革命勢力的支持,便偽裝出一副開明的面孔。” 馮德英 《苦菜花》第三章:“爹呀,你真開明。 姜同志 說你是開明人士呢。自動獻山巒獻地,又免費教學。”
天色由暗轉明。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夷水》:“鹽神暮輒來宿,旦化為蟲,羣飛蔽日,天地晦暝,積十餘日, 廩君 因伺便射殺之,天乃開明。”亦指敞亮,明亮。 清 孫嘉淦 《南遊記》:“至聖墓,有紅牆環立,牆中草樹愈密,修榦叢薄,側不容人,而景色開明,初無幽陰之氣。”
開列清楚。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定買辦》:“即開明實價,當堂具領給發。” 清 李漁 《奈何天·錫祺》:“有何罪愆,一一開明。”
方言。明白地,無保留地。
馮雪峰 《柳影》:“我這時微微聽到她母親決意要我家在她十八歲這年和我並親。我的祖父母開明和我說的時候,我說要結婚也得到我二十五歲;那時她須二十三歲,許多人都知道她是等待不到那個時候的。”
指啟明星。
《大戴禮記·四代》:“《詩》云:‘東有開明。’” 孔廣森 補註:“金星附日而見,昏曰長庚,晨曰開明。今《詩》字為啟明,如記或 漢 避 孝景 諱改。”
10.見“ 開明獸 ”。
11.傳說中的古帝名。任古 蜀國 相,後為 蜀 王。
《太平御覽》卷五六引 漢 應劭 《風俗通》:“ 望帝 自以德不如,以國禪與 鱉令 ,為 蜀王 ,號曰 開明 。”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會有水災,其相 開明 決 玉壘山 以除水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 來敏 《本蜀論》曰: 荊 人 鱉令 死,其屍隨水上, 荊 人求之不得, 鱉令 至 汶山 下復生,起見 望帝 …… 望帝 立以為相。時 巫山 峽而 蜀水 不流,帝使 鱉令 鑿 巫峽 通水, 蜀 得陸處, 望帝 自以德不若,遂以國禪,號曰 開明 。”
[開明]百科解釋
開明,原義是從野蠻進化到文明,後來指通達事理,思想不守舊。如:開明人士。 更多→ 開明
[開明]英文翻譯
enlighte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