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樓   [mén lóu]
[門樓]基本解釋
1.城門上的樓。古代供瞭望、射敵用。 2.指觀闕上的樓。 3.大門上邊牌樓式的頂。
[門樓]詳細解釋
城門上的樓。古代供瞭望、射敵用。
《後漢書·董卓傳》:“﹝ 李傕 、 郭汜 等﹞遂圍門樓,共表請司徒 王允 出,問‘太師何罪’? 允 窮蹙乃下,後數日見殺。”《魏書·楊昱傳》:“ 昱 與弟息五人,在門樓上,須臾 顥 ( 元顥 )至,執 昱 下城。”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七:“城成,周六里半零六十五步,高三丈,門樓、靴城、馬面,敵樓悉備。”
指觀闕上的樓。
《三國志·魏志·曹爽傳》“伺察非常” 裴松之 注引 晉 郭頒 《世語》:“ 宣王 勒兵從闕下趨武庫,當 爽 門……督曰:‘夫人勿憂。’乃上門樓,引弩注箭欲發。”
大門上邊牌樓式的頂。
《醒世恆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絛》:“ 大卿 徑望東首行去,見一座雕花門樓,雙扉緊閉。”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一:“﹝賣餜子的﹞跑到一個高大的黑門樓跟前,推開大門上的一扇小門,鑽了進去。”
[門樓]百科解釋
門樓是漢族傳統建築之一。作為一戶人家貧富的象徵,所謂“門第等次”即為此意,故名門豪宅的門樓建築特別考究。門樓頂部結構和築法類似房屋,門框和門扇裝在中間,門扇外面置鐵或銅製的門環。門樓依附廳堂而建。 更多→ 門樓
[門樓]英文翻譯
A gate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