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報   [dǐ bào]
[邸報]基本解釋
也叫邸抄、邸鈔。中國古代抄發皇帝諭旨、臣僚奏議和有關政治情報的抄本。宋代起發展成一種手抄的類似報紙的出版物,明末開始發行活字版本,到清代稱京報
[邸報]詳細解釋
中國 古代報紙的通稱。地方長官在京師設邸,邸中傳抄詔令、奏章等,以報於諸藩,故稱。
唐 已有, 宋 始稱“邸報”。後世亦泛指朝廷官報。 清 代也稱為“京報”,由報房商人經營。 明 崇禎 年間開始有活字版印本。 宋 蘇軾 《小飲公瑾舟中》詩:“坐觀邸報談 迂叟 ,閒説 滁山 憶 醉翁 。”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韓翃》:“一日,夜將半,客叩門急,賀曰:‘員外除駕部郎中知制誥。’ 翃 愕然曰:‘誤矣。’客曰:‘邸報,制誥闕人,中書兩進名,不從,又請之。’”《石點頭·貪婪漢六院賣風流》:“數日之後,邸報已到, 鐵御史 行牌,將附庫資財,盡給還 楊氏 。”《紅樓夢》第九九回:“一日,在公館閒坐,見桌上堆著許多邸報。”參見參見“京報”。
[邸報]百科解釋
“邸報”是否最早出現於漢朝,目前在新聞史研究工作者中還有不同的看法。當時西漢實行郡縣制,全國分成若干個郡,郡下再分若干個縣。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辦事處,這個住處叫做“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但有史可依的中國最早的報紙,起源於唐朝的邸報。邸報是中國古代報紙的統稱,但這個稱呼出現,是從宋朝開始的。 更多→ 邸報
[邸報]英文翻譯
court bull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