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卿   [xún qīng]
[荀卿]基本解釋
即 荀況 。 戰國 趙 人,世稱 荀卿 。 漢 時謂之 孫卿 。曾在 齊 ,遊學 稷下 ,三為祭酒。去 齊 至 楚 , 春申君 任以 蘭陵 令。晚年專事著述,終老 蘭陵 。學宗儒術而言性惡,謂須恃禮義以矯其枉,乃得從善。 戰國 末著名政治家 韓非 、 李斯 ,曾師事其門。經學辭賦,對後世殊多影響。今傳《荀子》十二卷三十二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荀卿 , 趙 人,年五十始來遊學於 齊 …… 齊襄王 時而 荀卿 最為老師。” 司馬貞 索隱:“名 況 ,卿者,時人相尊而號為卿也。仕 齊 為祭酒,仕 楚 為 蘭陵 令。後亦謂之 孫卿 者,避 宣帝 諱也。”
[荀卿]詳細解釋
即 荀況 。
戰國 趙 人,世稱 荀卿 。 漢 時謂之 孫卿 。曾在 齊 ,遊學 稷下 ,三為祭酒。去 齊 至 楚 , 春申君 任以 蘭陵 令。晚年專事著述,終老 蘭陵 。學宗儒術而言性惡,謂須恃禮義以矯其枉,乃得從善。 戰國 末著名政治家 韓非 、 李斯 ,曾師事其門。經學辭賦,對後世殊多影響。今傳《荀子》十二卷三十二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荀卿 , 趙 人,年五十始來遊學於 齊 …… 齊襄王 時而 荀卿 最為老師。” 司馬貞 索隱:“名 況 ,卿者,時人相尊而號為卿也。仕 齊 為祭酒,仕 楚 為 蘭陵 令。後亦謂之 孫卿 者,避 宣帝 諱也。”
[荀卿]百科解釋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位於今山東蘭陵縣)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更多→ 荀卿
[荀卿]英文翻譯
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