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zhèng tǐ]
[正體]基本解釋
1.正規的字型
2.正楷體書法
3.字母的印刷體
[正體]詳細解釋
主體,本體。
《墨子·大取》:“聖人惡疾病,不惡危難,正體不動,欲人之利也,非惡人之害也。” 孫詒讓 間詁引 畢沅 曰:“言欲存其身以利人,非惡人之以危難害己。”《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夫日者,眾陽之宗,天光之貴,王者之象,人君之位也。夫以陰而侵陽,虧其正體,是非下陵上,妻乘夫,賤踰貴之變與?”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朝士訪仙佛兩法體相書》:“今且談其正體,凡質象所結,不過形神。形神合時,則是人是物;形神若離,則是靈是鬼。其非離非合,佛法所攝;亦離亦合,仙道所依。”
舊指承宗的嫡長子。
《儀禮·喪服》:“傳曰:何以三年也?正體於上,又乃將所傳重也。” 胡培翬 正義:“ 雷氏 次宗 雲,父子一體也,而長嫡獨正,故曰體。”《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正體毓德於少陽,王宰宣哲於元輔。” 李善 註:“正體,太子也。”
猶正統。
隋 王通 《文中子·問易》:“ 晉 宋 之王,近於正體,於是乎未忘中國。”
正統的體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至 石渠 論藝, 白虎 通講;聚述聖言通經,論家之正體也。” 王闓運 《論文體》:“賦以 荀子 為正體。” 清 袁枚 《隨園隨筆·蕭穎士不知史例》:“ 蕭穎士 論史以《春秋》為正體,以《史記》為偽體。”
正楷字。
《法書要錄》卷三引 唐 李嗣真 《書後品》:“ 右軍 正體,如陰陽四時,寒暑調暢,巖廊宏敞,簪裾肅穆。”
規範的漢字字形。
拼音文字的印刷體。
[正體]百科解釋
正體醫學含義。正骨名詞。正骨專科亦稱為正體。出《正體類要》卷上。明、清兩代正骨科或有以正體稱謂者。 更多→ 正體
[正體]英文翻譯
R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