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 shī
- 方
- 9
- 金
- YTBN
[施]基本解釋
1.實行:~工。~政。設~。~展。~教(jiào)。~為(wéi)。~威。實~。措~(辦法)。發號~令。
2.用上,加工:~肥。~粉。
3.給予:~禮。~診。~恩。
4.姓。
[施]詳細解釋
〈動〉
(形聲。從( yǎn),也聲。本指旗幟)
旗飄動
旖施,柔順搖曳之貌。——《說文》朱駿聲通訓定聲
施,旗貌。——《說文》
旖旎(施)從風。——《史記·司馬相如傳》。索隱:“猶阿那也。”
假借為“吔”。給,給予。引申為施捨
施,予也。——《廣雅》
德施普也。——《易·乾》。釋文:“與也。”
施其功事。——《周禮·內宰》。注:“賦也。”
齊侯好示務施。——《國語·晉語》。注:“惠也。”
旅有施捨。——《左傳·宣公十二年》
王施捨不倦。——《左傳·昭公十九年》
留待作遺施,於今無會圖。——《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施予(給,給別人恩惠、財物);施生(施惠於人,給人生路);施人(施恩於人);施香(施捨香火錢);施食(施捨食物);施報(有所施與,則有所報答);施賑(施捨財物救濟貧民或災民);施遣(施捨贈送);施澤(給予恩惠);樂善好施
設定;安放
施於中林。——《詩·周南·兔罝》
施三川而歸。——《史記·韓世家》。正義:“施猶設也。”
秦政不施。——《漢書·蒯通傳》。 師古曰:“施,設也,立也。”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後漢書·張衡傳》
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又如:施髟(安上假髮);施靈(設定靈堂);施關(設立關卡);施置(處置;安排)
施行;實行;推行
施於有政。——《論語·為政》。包注:“行也。”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漢· 賈誼《過秦論上》
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守、遷皆不及施。——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立於王之朝。——《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施為(施展;作為);施巧(施展巧技);施令,施命(施行政令);施張(施行);施呈(施展);施敬(施行莊敬之教)
散布;鋪陳
雲行雨施。——《周易·乾卦》
陰謝陽施。——潘岳《聞居賦》。注:“布也。”
又如:施布(散布;傳布);施散(布施散發);施屬(散布連綴)
加;施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苟人事不施於其間,則莽莽榛榛。——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紅樓夢》
又如:施肥;施朱(塗以紅色);施粉(塗粉);施檢(加印密封)
判罪
施生戮死。——《左傳·昭公十四年》。注:“行罪也。”
又如:施行(處決,執行死刑;處置,發落)
陳屍示眾
及文公入, 秦人殺 冀芮而施之。——《國語·晉語》
君子不施其親。——《論語》
為大戮施之。——《國語·晉語》
用;運用
施則行。——《禮記·禮器》。疏:“用也。”
爪牙之士施。——《荀子·臣道》。注:“謂展其材也。”
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靡計不施,迄無濟。——《聊齋志異·促織》
〈名〉
恩惠,仁慈
未報秦施,而伐其師,其為死君乎?——《左傳·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又如:報施(報恩)
旄羽珥,旗竿頭上綴飾物
樓煩以星施。——《逸周書》
姓。施琅 Shī Láng (1621—1696) 中國清朝時將領,福建晉江人。字尊侯,號琢公。初為鄭芝龍部將,降清後任水師提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攻滅台灣的鄭氏政權。他建議在台灣駐兵屯守,以備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為清政府所採納。封靖海侯
[施]百科解釋
施(shī)姓,中華姓氏,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三位。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姓氏,據《姓氏紀略》的記載,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一個以施為國名的諸侯,後來他們的國王,子孫就以國為氏,統統姓了施。不過,這一支施氏後來的活動,古籍缺少記載,所以對於他們的發展和繁衍情形,迄今仍無資料可稽。 更多→ 施
[施]英文翻譯
Shi
[施]為謎底的謎語
1.他改革有方(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