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風   [pī fēng]
[披風]基本解釋
穿在其他衣服之上的無袖的寬鬆外衣。亦稱斗篷
[披風]詳細解釋
擋風。
宋 秦觀 《長相思》詞:“開尊待月,掩箔披風,依然燈火 揚州 。”
披在肩上的沒有袖子的外衣。後亦泛指斗篷。
《醒世恆言·吳衙內鄰舟赴約》:“若是不好,教丫鬟尋過一領披風,與他穿起。”《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船上女客在那裡換衣裳,一個脫去元色外套,換了一件水田披風。”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 呼韓邪 從錦帳中緩步走出,身穿披風。”
[披風]百科解釋
披風是披用的外衣,大多直領對襟,頸部系帶,有二長袖,兩腋下開衩。流行於明代。一般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內穿著。朱舜水客死大阪後,寶永五年(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其學生安積覺編輯刊印了《舜水朱氏談綺》三卷。其中描述的披風為對襟直領,制衿,左右開衩。 更多→ 披風
[披風]英文翻譯
Clo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