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山行分曙色,一路見人稀。野鳥啼還歇,林花墮不飛。雲迷棲鶴寺,水澀釣魚磯。回首天將暝,逢僧話未歸。
軍門頻納受降書,一劍橫行萬里餘。漢祖謾夸婁敬策,卻將公主嫁單於。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
少別華陽萬里游,近南風景不曾秋。紅芳綠筍是行路,縱有啼猿聽卻幽。
花發炎景中,芳春獨能久。因風任開落,向日無先後。若待秋霜來,蘭蓀共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