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學   [tiè xué]
[帖學]基本解釋
1.研究考訂法帖的源流和優劣、拓本的先後好壞以及書跡的真偽和文字內容等的一門學問。 2.以宗尚晉王羲之、王獻之以下諸帖的書派,與“碑學”相對。
[帖學]詳細解釋
研究考訂法帖的源流和優劣、拓本的先後好壞以及書跡的真偽和文字內容等的一門學問。
以宗尚 晉 王羲之 、 王獻之 以下諸帖的書派,與“碑學”相對。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尊碑》:“ 晉 人之書,流傳曰帖,其真跡至 明 猶有存者,故 宋 元 明 人之為帖學宜也。流及國朝,則不獨六朝遺墨,不可復覩,即 唐 人鉤本,已等鳳毛矣…… 道光 之後,碑學中興,蓋事勢推遷,不能自已也。”
[帖學]百科解釋
帖學,是指研究法帖的源流優劣以及書跡的真偽等的一門學問,也是指崇尚魏晉以下法帖的書法學派,與“碑學”相對。帖學有“學晉”“晉唐行草小楷”“主要學閣帖”等三種基本含義。其發端建立在北宋時期《淳化閣貼》的輾轉翻刻傳拓的基礎上,其研究對象主要指的是墨本與刻石的拓片或拓本。帖學以手札、書信為主,多忠實於原跡,比較真實的反映了書作者的原本寫字風格。 更多→ 帖學
[帖學]英文翻譯
Tie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