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ine]讚美之詞。即好啊2.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左傳.昭公十六年》3. 後為僧人用作表示驚嘆的口頭語,既可以表示讚許,又可以表示不滿,猶言罪過
古代傳說出於獄中的昆蟲名。
《書·益稷》:“﹝ 皋陶 ﹞乃賡載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歌詞稱頌君明臣良,諸事安寧。後遂以“康哉”為歌頌太平之詞。
猶下等。
語氣詞連用。矣表示已然或將然,哉表示感嘆或反問,可譯為啦或了嗎
1.表示悲傷或痛惜的感嘆詞。 2.稱人死。含有戲謔的意味。如:“沒想到他竟哀哉了。”
1.語氣助詞。表感嘆。《論語·憲問》:“子曰:‘ 賜 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後漢書·郭泰傳》:“ 林宗 起拜之曰:‘卿賢乎哉!’因勸令學,卒以成德。”2.語氣助詞。表疑問。《孟子·梁惠王上》:“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3.語氣助詞。表設問或反詰。《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將可乎哉?殆必不可。”《論語·子罕》:“吾有知乎哉?無知也。”《後漢書·李法傳》:“鄙夫可與事君乎哉?苟患失之,無所不至。” 明 劉基 《書善最堂卷後》:“夫立言以明道,而求言於人者,將以正己之所學,言可以苟乎哉?”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鄭蘇年師》:“果爾則編修亦褊人耳,所論撰又足據乎哉!”4.語氣助詞。表祈使。 唐 韓愈 《送董邵南序》:“ 董生 勉乎哉!”
形容某人不好看,讓人反感
災難的預兆。哉,通“ 烖 ”。
語氣助詞。表感嘆。《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 宋 蘇軾 《范增論》:“ 增 不去, 項羽 不亡,亦人傑也哉!” 明 劉基 《春秋明經·築郿大無麥禾臧孫辰告糴於齊新延廄》:“夫國以民為本,而民以食為本,可不相時而輕用其力也哉!”
眚烖(災)。過失,錯誤。省,通“ 眚 ”。
嘆詞。
指農曆每月十六日。此日月始缺,即始生月魄。月魄,月黑無光的部分。《書·康誥》:“惟三月哉生魄, 周公 初基,作新大邑於東國 洛 。” 孔 傳:“ 周公 攝政七年三月,始生魄,月十六日,明消而魄生。” 清 王韜 《瓮牖餘談·猶太古歷說》:“古史之可信者莫如《尚書》,所紀之日,或曰哉生魄,或曰旁死魄,或曰既望,或曰朏,蓋亦從目測驗,而罕用朔日者。”參閱 王國維 《觀堂集林·生霸死霸考》。
1.用於語尾。表示疑問。 2.表示反詰。
樂府瑟調曲名。古辭首句為“來日大難,口燥唇乾”。
助詞。用於句末,表示反詰。
除此之外,難道還有別的嗎?意思是並無其它。
指生活悠閒自在。
古歌謠。歌詞出於《書·益稷》。後用以泛指頌太平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