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聲   [rù shēng]
[入聲]基本解釋
[entering tone,one of the four tones in classical Chinese pronunciation,still retained in certain dialects] 古漢語四聲之一。國語沒有入聲,古入聲字分別讀成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有些方言有入聲,入聲字一般比較短促,有時還帶輔音韻尾
[入聲]詳細解釋
漢語四聲之一。其聲短促,一發即收。現代若干方言有入聲。國語中已無入聲,中古入聲分別讀為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
明 真空 《篇韻貫珠集·玉鑰匙歌訣》:“入聲短促急收藏。” 張滌華 《略談舊體詩的格律》:“古漢語有四個聲調,即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 喻世長 《談談聲調問題》:“漢語北方話大多數是四個調類:平聲分陰、陽兩類,上、去各一類,入聲的調類已合併到其他調類中去了。”參見“ 四聲 ”。
[入聲]百科解釋
入聲是古漢語的四聲之一,平仄中的三個仄調之一。入聲韻尾由三種不同的塞音韻尾[-p̚],[-t̚],[-k̚]構成。入聲字讀音短促,一發即收。入聲字音是無聲除阻音,是有成阻和持阻階段,但最後沒有爆發的塞音。“平聲者哀而妄,上聲者厲而舉,去聲者清而遠,入聲者直而促。”入聲在漢語的保留情況及表現形式各不相同。入聲在粵語、閩南語、海南話、客家語、部分贛語,完整保存韻尾三分[-p̚],[-t̚],[-k̚]。大部分贛語保留兩種韻尾[-t̚]和[-k̚]。在吳語、大部分江淮官話、徽語、晉語、閩東語、莆仙語和極少數西南官話中合併為喉塞韻尾[-ʔ]。在部分江淮官話、閩中語、新湘語、閩北語中保留獨立調值。日語將入聲的痕跡保存至今,但其韻尾已獨立成另一個音節。相比,韓語、越南語入聲字的發音,更接近現代南方漢語的發音。現代官話(除江淮官話)的特徵之一是古漢語的入聲消失。以失去入聲的官話(包括國語)為母語者,不經訓練不能分辨入聲字。由於部分原屬仄聲的入聲字被派進平聲,所以官話使用者較難判斷唐詩宋詞中的平仄韻律。 官話各方言入聲消失的進程並不一致,總體來說,是先歸併,再變成喉塞音[ʔ],後喉塞音脫落,最後併入其他調。這一過程始於唐宋間的燕雲十六州,元朝官話已無入聲。入聲未隨南宋滅亡而消失,至今仍廣泛存在於南方各方言(除絕大部分西南官話)和北方晉語中。 更多→ 入聲
[入聲]英文翻譯
entering tone,one of the four tones in classical Chinese pronunciation,still retained in certain dial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