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   [bù rán]
[不然]基本解釋
1.不是這樣,並非如此
2.用在句子開頭,表示否定對方的話
3.否則,錶轉折,不這樣做就會出現相反的結果或情況
[不然]詳細解釋
不合理;不對。
《詩·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癉。出話不然,為猶不遠。” 朱熹 集傳:“女之出言皆不合理,為謀又不久遠。” 唐 柳宗元 《封建論》:“或者又以為:‘ 殷 周 聖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當復議也。’是大不然。”
不如此,不是這樣。
《論語·八佾》:“ 王孫賈 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邢昺 疏:“然,如此也。言我則不如世俗之言也。” 唐 韓愈 《短燈檠歌》:“吁嗟世事無不然,牆角君看短檠棄。”《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六:“今有了本錢,自該還他去,有何可説?誰知狠人心性,卻又不然。” 楊朔 《百花山》:“ 梁振江 卻頭一個參軍。應該說是有覺悟吧,可又不然。在班裡他跟誰都不合群。”
不虞;意外。
《墨子·辭過》:“府庫實滿,足以待不然。” 孫詒讓 間詁:“不然,謂非常之變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發 巴 蜀 之士各五百人以奉幣,衛使者不然。” 顏師古 注引 張揖 曰:“不然之變也。”
不許可。
《左傳·成公二年》:“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則有辭矣。” 杜預 註:“不見許。”
不以為是。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雖是心裡好生不然,卻不能製得他,沒奈他何。” 吳夢起 《兄弟倆》:“你看你這個人,哥兒倆為了小小不然的事,他還能記恨你一輩子?”
不敬,不從命。然,通“ 戁 ”。
《左傳·莊公二十三年》:“夫禮,所以整民也。故會以訓上下之則……征伐以討其不然。” 杜預 註:“不然,不用命。” 楊伯峻 註:“然讀為戁……討其不然亦猶 宣 二年《傳》之‘伐不敬’。”按,《說文·心部》:“戁,敬也。”
難道;不成。
宋 辛棄疾 《浣溪沙·種梅菊》詞:“百世孤芳肯自媒,直須詩句與推排,不然喚近酒邊來。” 張相 釋:“言難道喚他過來也。”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終不然為著一領藍袍,卻落後了戲彩斑衣!”
連詞。相當於“否則”。
《國語·周語中》:“一合諸侯而有再逆政,余懼其無後。不然,余何私於 衛侯 ?” 唐 陳標 《僧院牡丹》詩:“應是向西無地種,不然爭肯種蓮花。”《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除非他女兒不要嫁人便罷休。不然,少不得男媒女妁。” 老舍 《龍鬚溝》第二幕:“ 趙大爺 說了,我有這點誠心呢,他就幫我的忙;不然,他不管我的事。”
[不然]百科解釋
“不然”的本意為“不是這樣”,現多用於連詞,表示轉折,有“要不”、“否則”的意思。出自於《詩·大雅·板》。 更多→ 不然
[不然]英文翻譯
No; (either); if not; not so; of else; or; otherw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