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亦作“白菟”。白色的兔子。古代以為瑞物。 2.月亮的代稱。傳說月中有白兔,故稱。 3.相傳為秦始皇的駿馬名。 4.《古詩源·竇玄妻〈古怨歌〉》:“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沉德潛註:“玄狀貌絶異,天子使出其妻,妻以公主。妻悲怨,寄書及歌與玄。時人憐之。”後用為棄婦的典故。
1.兔的通稱。2.詈詞。
屬於兔形目的各種膽怯的長耳齧齒動物,上唇兩瓣,後肢長而有力,適於跳躍,尾短而上翹,毛皮柔軟,通常為灰或褐色,以各種植物和樹皮為食
1.兔毛。2.用兔毛製成的筆。亦泛指毛筆。
像兔子一樣迅速逃跑。形容逃得快
1.人上唇有縱裂者 2.兔的嘴唇
脫逃之兔。 喻行動迅疾。
1.兔子咬過的草。2.病名。足跟部的癰疽。其狀如為兔所齧,故名。
1.植物名。即莬絲子。《淮南子·說山訓》:“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絲。” 高誘 注:“一名女蘿也。”《文選·江淹<古離別>詩》:“兔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 李善 注引《爾雅》:“女蘿,兔絲也。” 唐 杜甫 《新婚別》詩:“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2.喻妻室。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閒藤野蔓休纏也。俺自有正兔絲,親瓜葛。” 明 屠隆 《曇花記·超度沉迷》:“託身在煙巒霞嶠,那管你風情月調,既撇卻兔絲了,既撇卻兔絲了,豈復惹閒花草!”
指月亮。
月宮。宋 朱淑真 《中秋夜家宴詠月》詩:“願把團圓月,年年對兔宮。”
指處在兩伏兔之間的部分車轅。伏兔,古代車廂底板下面扣住橫軸的兩個部件,也叫做轐。
1.蟾蜍與玉兔。舊說兩物為月中之精,因作月的代稱。《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唐 歐陽詹 《玩月》詩:“八月十五夕,舊嘉蟾兔光。” 清 方文 《湯君謨讀書敬亭寄此》詩:“前夕與我約,月明登茲臺,蟾兔忽已缺,軒車猶未來。”2.月中玉兔。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兔兒爺攤子》:“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
1.兔毛布。2.黃黑色。以其色似褐兔,故名。
舊時稱男妓的跟班。
兔的一種,身體小,耳朵和後肢比野兔短,品種很多。毛有白、灰、黑、棕等色,眼多為紅色。吃蔬菜、青草等。肉、皮、毛都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月的別稱。
月亮的別名。
指傳說中月宮中的玉兔。
筆和紙。猶言筆墨。 唐 高彥休 《唐闕史·鄭少尹及第》:“同年有 郭八郎 ,陰隲驅駕,須及於斯,非兔楮可以盡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