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西戎 君主的名號。 《史記·秦本紀》:“ 寧公 二年,公徙居 平陽 。遣兵伐 盪社 。三年,與 亳 戰, 亳王 奔 戎 ,遂滅 盪社 。” 司馬貞 索隱:“ 西戎 之君號曰 亳王 ,蓋 成湯 之胤。其邑曰 盪社 。”
古地名。
商 都 亳 的宮殿。
地名, 商 三 亳 之一, 湯 初的國都。後遷 西亳 ,故 南亳 又稱 東亳 。在今 河南省 商丘縣 西南。
古地名。殷 三亳 之一。又稱 景亳 或 蒙亳 。相傳為 湯 始居之地。 漢 為 蒙縣 ,屬 梁國 。地在今 河南省 商丘市 ,一說在今 山東 曹縣南 。參閱 清 吳卓信 《〈漢書·地理志〉補註·梁國·蒙》、 王國維 《觀堂集林·說亳》。 晉 皇甫謐 《帝王世紀》:“ 蒙 為 北亳 ,即 景亳 , 湯 所盟地。”
商湯 故都三 亳 之一。漢 鄭玄 以為其故址在今 河南省 滎陽縣 境; 清 魏源 以為在今 河南省 商丘市 境。參見“ 三亳 ”。
古邑名。
古都邑名。舊址在今 河南 安陽市 西北。《書·盤庚序》:“ 盤庚 五遷,將治 亳殷 。” 鄭玄 注:“治於 亳 之 殷 地, 商 家自此徙,而改號曰 殷亳 。” 孔穎達 疏:“ 亳殷 在 河南 。”
亳州的泡桐歷史悠久,明人王廷相就贊稱:“桐宮桑林古帝都”,把桐樹的種植考證到商代以前。泡桐主要產區在譙城區和渦陽縣義門鎮一帶。
因其地有景山,稱景亳,又稱北亳、蒙亳,殷三亳之一。
殷 社。古代建國必先立社。 殷 都 亳 ,故稱。《春秋·哀公四年》:“六月辛丑, 亳社 災。” 杜預 注:“ 亳社 , 殷社 ,諸侯有之,所以戒亡國。”《穀梁傳·哀公四年》:“ 亳社 者, 亳 之社也。 亳 ,亡國也。亡國之社以為廟屏戒也。” 范寧 注:“ 亳 ,即 殷 也。 殷 都於 亳 ,故因謂之 亳社 。”
晉 嵇含 號。
一絲一毫意為一點點兒,指極小或極少。
完全沒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