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征役各異路,煙波同旅愁。輕橈上桂水,大艑下揚州。何處成後會,今朝分舊遊。離心比楊柳,蕭颯不勝秋。
看花無語淚如傾,多少春風怨別情。不識玉門關外路,夢中昨夜到邊城。
地盡江南戍,山分桂北林。火雲三月合,石路九疑深。暗谷隨風過,危橋共鳥尋。羈魂愁似絕,不復待猿吟。
祖帳臨鮫室,黎人擁鷁舟。坐藍高士去,繼組鄙夫留。白日落寒水,青楓繞曲洲。相看作離別,一倍不禁愁。
野水連天碧,峰巒入海青。滄浪者誰子,一曲醉中聽。
巴江秋欲盡,遠別更悽然。月照高唐峽,人隨賈客船。積雲藏嶮路,流水促行年。不料相逢日,空悲尊酒前。
巨孽盜都城,傳聞天下驚。陪臣九江畔,走馬來赴難。伏奏見龍顏,鏇持手詔還。腳踏車不可駐,朱檻未遑攀。故人出相餞,共悲行路難。臨岐荷贈言,對酒獨傷魂。世故山川險,憂多思慮昏。重陰蔽芳月,疊嶺明舊雪。泥積轍更深,木冰花不發。鄭君間世賢,忠孝乃雙全。大義棄妻子,至淳易生死。知心三四人,越境千餘里。駿馬帳前發,驚塵路傍起。樓頭俯首看,莫敢相留止。拜闕奏良圖,留中沃聖謨。洗兵救衛郡,誘敵討幽都。名亞典屬國,良選諫大夫。從容九霄上,談笑授陰符。盧生富才術,特立居近密。采掇獻吾君,朝廷視聽新。寬饒狂自比,汲黯直為鄰。就列繼三事,主文當七人。可憐長守道,不覺五逢春。昔去城南陌,各為天際客。關河煙霧深,寸步音塵隔。羈旅忽相遇,別離又茲夕。前悲涕未乾,後喜心已戚。而我方老大,頗為風眩迫。夫君並少年,何爾鬢須白。惆悵語不盡,裴回情轉劇。一尊自共持,以慰長相憶。
沅水連湘水,千波萬浪中。知郎未得去,慚愧石尤風。
行役留三楚,思歸又一春。自疑冠下發,聊此鏡中人。機息知名誤,形衰恨道貧。空將舊泉石,長與夢相親。
楚僧懷素工草書,古法盡能新有餘。神清骨竦意真率,醉來為我揮健筆。始從破體變風姿,一一花開春景遲。忽為壯麗就枯澀,龍蛇騰盤獸屹立。馳毫驟墨劇奔駟,滿坐失聲看不及。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人人細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