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萬人曾戰死,幾處見休兵。井邑初安堵,兒童未長成。涼風吹古木,野火入殘營。牢落千餘里,山空水復清。
背江居隙地,辭職作遺人。耕鑿資餘力,樵漁逐四鄰。麥秋桑葉大,梅雨稻田新。籬落栽山果,池塘養海鱗。放歌聊自足,幽思忽相親。余亦歸休者,依君老此身。
孤舟上水過湘沅,桂嶺南枝花正繁。行客自知心有托,不聞驚浪與啼猿。
一兩棕鞋八尺藤,廣陵行遍又金陵。不知竹雨竹風夜,吟對秋山那寺燈。
漢宮若遠近,路在沙塞上。到死不得歸,何人共南望。
空門寂寂澹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塵。臥向白雲晴未盡,任他黃鳥醉芳春。
門前水流咽,城下亂山多。非是還家路,寧知枉騎過。風煙復欲隔,悲笑屢相和。不學陶公醉,無因奈別何。
大江橫萬里,古渡渺千秋。浩浩波聲險,蒼蒼天色愁。三方歸漢鼎,一水限吳州。霸國今何在,清泉長自流。
今年十月溫風起,湘水悠悠生白蘋,欲寄遠書還不敢,卻愁驚動故鄉人。
亂餘山水半凋殘,江上逢君春正闌。針自指南天窅窅,星猶拱北夜漫漫。漢陵帝子黃金碗,晉代神仙白玉棺。回首風塵千里外,故園煙雨五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