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原文注釋譯文,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賞析作者歐陽修簡介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作者] 歐陽修   [朝代] 宋代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乾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標籤: 寫雨 夏天 景色 季節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譯文

柳林外傳來輕輕的雷聲,鏇即玉灑池塘,雨打荷葉發出細碎聲響。雨歇後,小樓兩角掛著半截彩虹。倚著欄桿的地方,等待明月升起。
燕子飛來似要窺視畫棟內的隱秘,而窗簾已經垂下。平展的竹蓆凝著涼意。兩隻水晶枕頭,旁邊挨著一枚金釵。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註釋

⑴月華:月光、月色之美麗。這裡指月亮。
⑵簾旌(jīng):簾幕。
⑶簟(diàn):竹蓆。
⑷水精:即水晶。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賞析

此詞寫夏日傍晚,陣雨已過、月亮升起後樓外樓內的景象,幾乎句句寫景,而情盡寓其中。
柳在何處,詞人不曾“交待”,然而無論遠近,雷則來自柳的那一邊,雷為柳隔,音量減小,故曰“輕雷”,隱隱隆隆之致,反異於當頭霹靂。雷在柳外,而雨到池中,池水雨水難分彼此。雨來池上,雷已先止,唯聞沙沙颯颯,原來是“雨聲滴碎荷聲”。奇不在兩個“聲”字疊用。奇在雨聲之外,又有荷聲。荷聲乃其葉蓋之聲。又著“碎”字,蓋為輕雷疏雨,雨本一陣,而因荷承,聲聲清晰。
雨本不猛,鏇即放晴故曰“小樓西角斷虹明”。斷虹一彎,忽現雲際,則晚晴之美,無以復加處又加一重至美。又只下一“明”字,而斷虹之美,斜陽之美,雨後晚晴的碧空如洗之美,被此一“明”字寫盡,因為它表現了極其豐富的光線、色彩、時間,境界深遠。
斷虹現於小樓西角。由此引出上片聞雷聽雨之人。其人獨倚畫闌,領此極美的境界,久久不曾離去,一直到天邊又見了一鉤新月,宛宛而現。“月華生”三字,繼“斷虹明”三字,美上增美,其筆致溫麗明妙,匪夷所思。
下闋繼月華生而再進一層,寫到闌乾罷倚,人歸簾下,夜深了。涼波比簟紋,已妙極,又下“不動”字,下“平”字,寫透靜處生涼之境。水晶枕,加倍渲染畫棟玉鉤,是以精美華麗之物寫理想的人間境界。而結以釵橫,則寫出夏夜人不寐的情狀。
詞的上闋寫室外景色,輕雷疏雨,小樓彩虹,雨後晚晴,新月婉婉,尤其是“斷虹明”三字和“月華生”三字的妙用,把夏日的景象推到了極美的境界。下闋寫室內景象,以精美華麗之物又營造出一個理想的人間境界,連燕子也飛來窺視而不忍打擾。結尾兩句是人物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引人遐想,艷而不俗。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作者歐陽修簡介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三蘇)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歐陽修幼年喪父,在寡母撫育下讀書。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中進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與尹洙、梅堯臣交遊,以詩唱和。後入朝任館閣校勘,歐陽修因事遭貶,他指責諫官高若訥,被貶為夷陵縣令,轉乾德縣令,又復任館閣校勘,進集賢校理、知諫院,任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因事降知滁州,又知揚州、潁州、開封府,後以翰林學士知貢舉,拜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以太子少師退歸,贈太子太師。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主張文以明道,反對“棄百事不關於心”(《答吳充秀才書》),主張文以致用,反對“舍近取遠”(《與張秀才第二書》),強調文道結合,二者並重,提介平易自然之文,反對浮艷華靡的文風。其散文《朋黨論》、《與高司諫書》、《新五代史·伶官傳序》等政論、史論,或針砭時弊,或以古鑒今,其《醉翁亭記》、《秋聲賦》等抒情散文,或寄情山水,或借景抒情,平易流暢、委婉曲折。(概述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