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懷原文注釋譯文,望月有懷賞析作者李白簡介

望月有懷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清泉映疏鬆,不知幾千古。

寒月搖清波,流光入窗戶。

對此空長吟,思君意何深。

無因見安道,興盡愁人心。


標籤: 月夜 景色

《望月有懷》譯文

清泉映出株株枝葉稀疏的古松,不知已在這裡生成了幾千年。寒月照著流蕩的清水,流螢的光芒閃爍在窗前。對此我不禁發出長嘆,因為它也引起了我對您的深深思念。在這美好的月光中我無法見到您這戴安道,遊興雖盡,心中卻又被一種別愁充滿。

《望月有懷》註釋

⑴疏鬆:稀疏的松樹。
⑵幾千古:幾千年。
⑶戶:門。
⑷因:機會。安道:即戴安道。此用王子猷雪夜訪戴安道事。《世說新語》:“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⑸愁:使動用法,使……愁。

《望月有懷》賞析

此詩通過對月的寧靜的氣氛來塑造和渲染,勾起人們潛意識的惆悵,而又讓人們於這種潛意識的掘起中生出一種新的享受。
“清泉映疏鬆”,此句不唯寫泉與松,月光也在其中。有月在天,方可知泉“清”、松“疏”,方有一個“映”字。“不知幾千古”,此句不唯寫出詩人思緒萬千,亦寫出詩人獨立的身姿。亦可想見詩人之非常人,方有念及“千古”之心。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云:“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寒月搖輕波,流光入窗戶。”目光由遠及近,由外及於內,由風景轉入心境薛逢《長安夜雨》云:“壓樹早鴉飛不散,到窗寒鼓濕無聲。”與此類似錢起裴迪南門秋夜對月》云:“影閉重門靜,寒生獨樹秋。鵲驚隨葉散,螢遠入煙流。”則是由近至遠了。
“對此空長吟,思君意何深!”情因月起,意由情發。詩意滿懷,故為“長吟”。然有佳作豈可無人欣賞、傾聽?故思知音之意甚深。《長相思》云:“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憶君迢迢隔青天。”《送紀秀才游越》云:“綠蘿秋月夜,相憶在鳴琴。”對月思人,自然之事李白行吟天下,知交亦滿天下,處處相知卻也是處處別離,思念於是則多。
“無因見安道,興盡愁人心。”懷君而終不得見君,意興闌珊,愁苦漸來。《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云:“懷君不可見,望遠增離憂。馬戴《楚江懷古》云:“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柳永《蝶戀花》云:“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這兩句用王子猷雪中訪戴安道事,表達對朋友的想念之情。

《望月有懷》作者李白簡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漢族,祖籍隴西成紀,出生於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二十五歲時隻身出蜀,開始了廣泛漫遊生活,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應山。直到天寶元年(742),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兩年半,就賜金放還而去,然後飄蕩四方的漫遊生活。李白和杜甫並稱“李杜”。他的詩歌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