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三首
[作者] 鄭愔 [朝代] 唐代
塞外蕭條望,征人此路賒。
邊聲亂朔馬,秋色引胡笳。
遙嶂侵歸日,長城帶晚霞。
斷蓬飛古戍,連雁聚寒沙。
海暗雲無葉,山春雪作花。
丈夫期報主,萬里獨辭家。
荒壘三秋夕,窮郊萬里平。
海陰凝獨樹,日氣下連營。
戎旆霜鏇重,邊裘夜更輕。
將軍猶轉戰,都尉不成名。
折柳悲春曲,吹笳斷夜聲。
明年漢使返,須築受降城。
陽鳥南飛夜,陰山北地寒。
漢家征戍客,年歲在樓蘭。
玉塞朔風起,金河秋月團。
邊聲入鼓吹,霜氣下旌竿。
海外歸書斷,天涯旅鬢殘。
子卿猶奉使,常向節旄看。
《塞外三首》作者鄭愔簡介
鄭愔(?- 710)唐詩人。字文靖,河北滄縣(屬滄州)人。卒於唐睿宗景雲元年。十七歲舉進士。武后時,張易之兄弟薦為殿中侍御史,張易之下台後,被貶為宣州司戶。唐中宗時,任中書舍人,太常少卿,與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稱“崔、冉、鄭,辭書時政。”唐初流行《桑條歌》,其詞有“桑條韋也”之句;明韋後妄圖篡位,以《桑條歌》為其“受命”這證。愔迎合韋後之意,作《桑條樂詞》十首進獻,擢升史部侍郎。景龍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貪贓貶為江州司馬。翌年色結譙王李重福陰謀叛亂,預推重福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久敗邙,被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