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頃在黃州
《西江月·頃在黃州》譯文
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幾絲淡淡的雲彩。白色的馬兒此時尚氣宇昂揚,我卻不勝酒力,在河邊下馬,等不及解下馬鞍,就想倒在這芳草中睡一覺。
這小河中的清風明月多么可愛,馬兒啊可千萬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馬鞍作枕頭,斜臥在綠楊橋上進入了夢鄉,聽見杜鵑叫時,天已明了。
《西江月·頃在黃州》註釋
⑴西江月:詞牌名。
⑵蘄水:水名,流經湖北蘄春縣境,在黃州附近。
⑶瀰瀰:水波翻動的樣子。
⑷層霄:瀰漫的雲氣。
⑸障泥:馬韉,垂於馬兩旁以擋泥土。玉驄:良馬。驕:壯健的樣子。
⑹可惜:可愛。
⑺瓊瑤:美玉。這裡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⑻杜宇:杜鵑鳥。
《西江月·頃在黃州》作者蘇軾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眉州人。北宋詩人、詞人,宋代文學家,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現存詩3900餘首。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中秋》、《赤壁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記承天寺夜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