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啼序·重過金陵原文注釋譯文,鶯啼序·重過金陵賞析作者汪元量簡介

鶯啼序·重過金陵

[作者] 汪元量   [朝代] 宋代

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樓迢遞。嗟倦客、又此憑高,檻外已少佳致。更落盡梨花,飛盡楊花,春也成憔悴。問青山、三國英雄,六朝奇偉。

麥甸葵丘,荒台敗壘。鹿豕銜枯薺。正朝打孤城,寂寞斜陽影里。聽樓頭、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漸夜深,月滿秦淮,煙籠寒水。

淒悽慘慘,冷冷清清,燈火渡頭市。慨商女不知興廢。隔江猶唱庭花,餘音亹亹。傷心千古,淚痕如洗。烏衣巷口青蕪路,認依稀、王謝舊鄰里。臨春結綺。可憐紅粉成灰,蕭索白楊風起。

因思疇昔,鐵索千尋,謾沈江底。揮羽扇、障西塵,便好角巾私第。清談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風景今如此。楚囚對泣何時已。嘆人間、今古真兒戲。東風歲歲還來,吹入鐘山,幾重蒼翠。


標籤: 典故 其他

《鶯啼序·重過金陵》賞析

汪元量生於宋末元初,是南宋“遺民”,在其詞篇中,懷舊詞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他善於鼓琴,在進士及第之後,一直供奉於內廷。
《鶯啼序》是最長的詞調。篇幅長,追於鋪敘,是詞中大賦。在填寫過程中必須注意四片之間的結構安排。汪氏此詞,首先憑高所見實景入手,從而引出對三國、六朝的疑問,詠史懷古。
“全詞四疊”借用“賦”的筆法依次鋪敘開來。“金陵故都最好”這片是總寫,點題之後,寫出詞人心情、時令。起首兩句,包含了南朝人謝朓的《隋王鼓吹曲。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謝朓這首短詩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勾勒了作為帝王之都的金陵城的總貌字句華麗,但很大氣。汪元量借它作為點題之用,截取了“迢遞朱樓”四個字,令人勾起對謝朓那首詩的聯想。金陵古都,金陵故事,全都浮現於詞句之中。
首片引領全文後,轉入具體的寫景和抒情的描寫。這首詞寫景虛實結合,虛實相應。實景是作者眼前所見,虛景則是心頭所想;所見和所想自然結合。而這虛寫之景又可分為兩種:一是存在但沒見的景物,另一種是純出乎作者想像的景物。“朱樓”、“青山”,那是作者憑高所見的實景。壯麗的實景仍擋不住作者心中瑟瑟的感覺。寫景可以抒情,情隨景生,作為客體存在的景物常常被染上濃重的主觀色彩。同一物事,在不同心境的主體之中的感受往往是截然相反的。
“麥甸葵丘,荒台敗壘,鹿豕銜枯薺”幾句,著眼於虛擬的景物。這裡值得注意的是,通過景物描寫,暗喻世事之更替。另外用典表意。如“麥甸葵丘”、“荒台敗壘”皆有典出劉禹錫《再游玄都觀》詩序:“……蕩然無復一樹,惟兔葵燕麥,動搖於春風耳。”是“麥甸葵丘”之典出。宮殿崔嵬、歌舞昇平已不在,如今卻只任憑麋鹿野豬去奔走踐踏。《史記。淮南王安傳》“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台也。”伍子胥苦諫吳王而不見納,憤然自慨。把這兩個曲故合起來看,作者用意甚明,慨南宋之不奮,抒己之傷悲。
“潮打孤城”、“月滿秦淮”古人多詠此意。本詞借用其句,抒發己懷。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講:“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孤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杜牧《泊秦淮》云:“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借金陵景物,抒發感慨。唐人這些詩歌,已成為經典詩句傳唱。正如《金陵五題》的序言裡轉述白居易所說:“吾知後之詩人,不復措辭矣。”自己也難以獨出心裁,別開生面,不如用別人之舊瓶,裝自己之新酒。傳與後世讀者。汪元量隱括唐人詩句採取的手法是把唐人的句子拆開,但仍保持著前後的呼應,同時又把自己的句子融合進去,根據詞調的要求,重新組合。汪元量在隱括、化用前人詩詞,重新進行拆改組合的過程中,是煞費苦心的。把前人的句子放得十分妥貼,對於那些完全出於自己手筆的句子,如“未把酒、愁心先醉”、“傷心千古,淚痕如洗”等,也作了周到的安排,熔借來的句子和已句於一爐,且使其錯落有致,密合無間。這幾個句子直接抒發作者的懷舊情絲,強烈表達作者的主觀感情,故而在全詞當中位置重要。起到統率全段的作用,從而顯示了作者的主導作用和作品的創造性質。

《鶯啼序·重過金陵》相關內容

典故作者:佚名  “因思疇昔”引領第四片,敘述東吳、東晉的史事。用意非常明顯,喻指南宋王朝覆滅的歷史悲劇。“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東吳曾以鐵索橫江,作為...

《鶯啼序·重過金陵》作者汪元量簡介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後)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雲,亦自號水雲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於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後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後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雲集》、《湖山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