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一
北宋初期的詞是《花間》與《尊前》的繼續。《花間》、《尊前》式的小令,至晏幾道已臻絕詣柳永張先在傳統的小令之外,又創造了許多長詞慢調。柳永新歌,風靡海內,連名滿天下的蘇軾也甚是羨慕“柳七郎風味”(《與鮮于子駿書》)。但其美中不足之處,乃未能輸景於情,情景交融,使得萬象皆活,致使其所選情景均並列單頁畫幅。究其緣故,蓋因情景二者之間無“事”可以聯繫。這是柳詞創作的一大缺陷周邦彥“集大成”,其關鍵處就在於,能在抒情寫景之際,滲入一個第三因素,即述事。因此,周詞創作便補救了柳詞之不足。讀這首小令,必須首先明確這一點。這首令詞寫兩個故事,中間只用“而今麗日明金屋”一句話中“而今”二字聯繫起來,使前後兩個故事─亦即兩種境界形成鮮明對照,進而重溫第一個故事,產生無窮韻味。上片所寫乍看好像是記眼前之事,實則完全是追憶過去,追憶以前的戀愛故事。“朝雲漠漠散輕絲,樓閣淡春姿”。這是當時的活動環境:在一個逼仄的小樓上,漠漠朝雲,輕輕細雨,雖然是在春天,但春天的景色並不濃艷,他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相會。“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三句說雲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連燕子都因為拖著一身濕毛,飛得十分吃力。這是門外所見景色。“泣”與“啼”,使客觀物景染上主觀情感色彩,“遲”,也是一種主觀構想。門外所見這般景色,對門內主人公之會晤,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但此時,故事尚未說完。故事的要點還要等到下片的末三句才說出來,那就是:兩人在如此難堪的情況下會晤,又因為某種緣故,不得不分離。“小樓沖雨,幽恨兩人知。”“小樓”應接“樓閣”,那是兩人會晤的處所,“雨”照應上片的“泣”、“啼”、“重”、“遲”,點明當時,兩人就是衝著春雨,踏著滿街泥濘相別離的,而且點明,因為懷恨而別,在他們眼中,門外的花柳才如泣如啼,雙飛的燕子也才那么艱難地飛行。這是第一個故事。下片由“而今”二字轉說當前,這是第二個故事,說他們現在已正式同居:金屋藏嬌。但這個故事只用十個字來記述:“麗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這十個字,既正面說眼前的故事,謂風和日麗,桃花明艷,他們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中生活在一起;同時,這十個字,又兼作比較之用,由眼前的景象聯想以前,並進行一番比較。“不似當時”,這是比較的結果,指出眼前無憂無慮在一起反倒不如當時那種緊張、悽苦、懷恨而別、彼此相思的情景來得意味深長。弄清楚前後兩個故事的關係,了解其曲折的過程,對於詞作所創造的意境,也就能有具體感受。這首詞用筆很經濟,但所造景象卻耐人深思。仿佛山水畫中的人物:一頂箬笠底下兩撇鬍子,就算一個漁翁;在藝術的想像力上未受訓練的,是看不出所以然的。這是周邦彥藝術創造的成功之處。
賞析二
此詞作於元祐八年以前作者流寓荊州時。詞中情以物遷,辭以情發,物我交融,上片情春怨別,情牽舊事,下片歌唱明媚的春光,抒發重聚的歡娛。全詞於艷情中寄身世遭遇之慨,感情極為濃烈深摯。上片所寫乍看好象是記眼前之事,實則完全是追憶過去 ,追憶以前的戀愛故事 。“朝去漠漠散輕絲,樓閣淡春姿。”在一個逼仄的小樓上,漠漠朝雲 ,輕輕細雨,雖然是在春天,便春天的景色並不穠艷。他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相會 。“柳泣花啼 ,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 。”三句說雲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 ,連燕子都因為拖著一身濕毛,飛得十分吃力 。這是門外所見景象。“泣”與“啼”,使客觀物景染上主觀情感色彩,“遲”,也是一種主觀構想。門外所見這般景象,對門內主人公之會晤,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但故事的要點還要等到下片的末三句才說出來此即兩人在如此難堪的情況下會晤,又因為某種緣故 ,不得不分離。“小樓沖雨,幽恨兩人知 ”。“小樓 ”應接“樓閣”,那是兩人會晤的處所,“ 雨”照應上片的“泣”、“啼”、“重”、“遲”,點明當時兩人就是衝著春雨,踏著滿街泥濘相別離的,而且點明,因為抱恨而別,在他們眼中,門外的花柳才如泣如啼,雙飛的燕子也才那么艱難地飛行。下片由“而今”二字轉說當前,說他們現在已正式同居:“麗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這十個字,即正面風說現在和日麗,桃花明艷,他們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中生活在一起;同時,這十個字,又兼作比較之用 ,由眼前的景象聯想以前,並進行一番比較。“不似當時 ”,指出眼前無憂無慮在一起反倒不如當時那種緊張、悽苦、抱恨而別、彼此相思的情景來得意味深長”此詞上片抒幽憂無慮之情,下片寫男女相契的歡好,情溢於詞,韻傳字外。全詞在寫作上用了物我交融的手法,寄託身世遭遇之感。正如《文心雕龍·物色篇》所說:“情以物遷,辭以情發。”整首詞清新委婉,情致深厚,於淒馨幽怨之中,抒離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