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木蘭花》:即《玉樓春》。“乙卯”,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作者八十六歲。“吳興”,今浙江湖州市。“寒食”見上卷 《浣溪沙》之二注(35頁)。⑵舴艋:指競賽的龍船。“舴艋”,小船,從“蚱蜢”取義。⑶筍柱:鞦韆架的形狀。“鞦韆”今通作鞦韆。鞦韆乃後起的名字。⑷“水中可居者”,見《爾雅·釋水》。亦可泛稱水邊。“拾翠”見上卷李珣《南鄉子》之四注(45頁)。拾翠鳥的羽毛,以點綴首飾。這裡不過借來比喻女子春遊。 《秋興》八首之:“佳人拾翠春相問。”⑸踏青:陰曆二、三月出遊郊外,以寒食清明為盛,名踏青。⑹行云:指天上的雲彩,亦借指美人,是雙關語。用 《高唐賦》,見上卷 《蝶戀花》之四注(53頁)。⑺放:古代歌舞雜戲,呼喚他們來時,叫“勾隊”;遣他們去時,叫“放對”,略如現在放假放學的“放”。⑻上片繁華境界,下片幽靜。由人去而夜靜,由雲散而月明,逐步寫來。“無數楊花”一句,說飛絮漫天,卻不遮明月,說“無影“更無聲,極靜中有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