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譯文
一隻猴子死後見到了閻王,(向閻王)要求投胎做人。閻王說:“既然你想做人,就需要將毛全部拔掉。”於是(閻王)就叫夜叉給猴子拔毛。剛剛才拔下了一根,猴子就忍不住痛得叫了起來。閻王笑道:“看你,連一根毛都捨不得拔,怎么做人呢?”
《一毛不拔》註釋
1.既:既然。
2之:代指猴毛。
3.方:才。
4勝:能忍受。
《一毛不拔》作者邯鄲淳簡介

邯鄲淳,三國魏書法家。字子淑,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官至給事中。工書,諸體皆能。袁昂《書評》稱其書:“應規入矩,方圓乃成。”西晉衛恆《四體書勢》載其篆書師法曹喜,楷書取法王次仲,善作小字。並認為蔡邕善書篆,“采斯、喜之法,為古今雜形,然精密閒理不如淳。”邯鄲淳,善篆書,有名。衛恆《四體書勢》古文序云:“自秦用篆書,焚燒先典,而古文絕矣。漢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尚書》 、 《春秋》 、 《論語》 、《孝經》,時人已不復知有古文,謂之科斗書,漢世秘藏,希得見之。魏初傳古文者,出於邯鄲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