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丘與友期 / 期行
《陳太丘與友期 / 期行》譯文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中午,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後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友人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我先走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
《陳太丘與友期 / 期行》註釋
(1)元方:即陳紀,字元方,陳寔的長子。
(2)陳太丘:陳寔(shí),字仲弓,東漢潁川許(現在河南許昌)人,做過太丘縣令。太丘:古地名。
(3)期行:相約同行。期,約定。
(4)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正午。日中,正午時分。
(5)過中:過了正午。
(6)捨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離開。舍:捨棄,拋棄。
(7)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戲(8):嬉戲。
(9)尊君在不(fǒu):你父親在嗎?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不,通“否”
(10)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11)引:拉,要和元方握手
(12)信:誠信,講信用。
(13)時年:今年。
(14)非:不是。
(15)相委而去:丟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對另一方的行為,代詞,通“之”,我;委,丟下,捨棄。
(16)君:對對方父親的一種尊稱。
(17)已去:已經離開。
(18)曰:說。
(19)則:就是。
(20)慚:感到慚愧。
(21)顧:回頭看。
《陳太丘與友期 / 期行》作者劉義慶簡介

劉義慶,原籍南朝宋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之次子,其叔臨川王劉道規無子,即以劉義慶為嗣。劉義慶是劉宋武帝的堂侄,在諸王中頗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