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冤   [míng yuān]
[鳴冤]基本解釋
叫喊冤枉,申訴冤屈
[鳴冤]詳細解釋
喊叫冤屈。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差拘》:“明知局詐,然已墮其阱中,雖欲鳴冤赴訴,床頭之積金已盡,家產已準算無餘,又安能徒手空弮而搏結隊之猛虎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六回:“ 李壯 不顧眾人,便飛奔到縣裡去擊鼓鳴冤,説 夏作人 殺人。” 魯迅 《三閒集·在鐘樓上》:“只有若干已經‘正法’的人們,至今不聽見有人鳴冤或冤鬼訴苦。”
[鳴冤]百科解釋
【拼音】chì chì【注音】ㄔㄧˋ ㄔㄧˋ【條目】叱叱【引證解釋】1. 驅使牲畜聲。 宋 陸游 《致仕後述懷》詩之五:“叱叱驅黃犢,行行跨白驢。” 清 潘高 《憶幼子》詩:“小兒才五歲,叱叱揚耕鞭。”2. 象聲詞。 唐 蔣防 《霍小玉傳》:“至縣旬日,生方與 盧氏 寢,忽帳外叱叱作聲。” 更多→ 鳴冤
[鳴冤]英文翻譯
voice griev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