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魄   [hún pò]
[魂魄]基本解釋
舊指附於人體的精神靈氣,俗稱人體有三魂七魄
[魂魄]詳細解釋
古人想像中一種能脫離人體而獨立存在的精神。附體則人生,離體則人死。
《左傳·昭公七年》:“匹夫匹婦強死,其魂魄猶能馮依於人,以為淫厲。” 元 薩都剌 《過高唐》詩:“王孫去不返,魂魄又誰招。”《紅樓夢》第三三回:“ 寶玉 聽了這話,不覺轟了魂魄,目瞪口呆。”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五:“她覺得像是失了魂魄一樣,頭暈得很,心翻得很,腿軟得很。”亦泛指事物的精神。 清 孫枝蔚 《詠物詩·蛇》:“五百餘里氣如煙,飛鳥紛紛喪魂魄。”
喻指事物的關鍵、中心。
《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然則此地斷不能不虛寫一番;虛寫一番,又斷非照那稗官家的‘附耳過來,如此如此’八個大字的故套可以了事:所以才把這文章的筋脈放在後面去,魂魄提向前頭來。”
[魂魄]百科解釋
它指人的精神靈氣。古代認為魂是陽氣,構成人的思維才智。魄是粗糲重濁的陰氣,構成人的感覺形體。魂魄(陰陽)協調則人體健康。人死魂(陽氣)歸於天,精神與魄(形體)脫離,形體骨肉(陰氣)則歸於地下。魂是陽神,魄是陰神,道教有“三魂七魄”之說,如今科學尚無法證明人的魂魄是否如宗教所言可離體或輪迴以及魂魄組成是否正確。《內觀經》曰:“動以營身之謂魂,靜以鎮形之謂魄。”《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又《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孔穎達疏:“魂魄,神靈之名,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各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附形之靈者,謂初生之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為聲,此則魄之靈也;附所氣之神者,謂精神性識漸有所知,此則附氣之神也。”參閱晉葛洪《抱朴子·地真篇》及《雲笈七籤》卷五四《說魂魄》。 更多→ 魂魄
[魂魄]英文翻譯
so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