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子   [dá zǐ]
[韃子]基本解釋
舊時 漢 族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韃子]詳細解釋
舊時 漢 族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清 末特指 清 朝統治者。《水滸傳》第一○八回:“ 宋 先鋒是朝廷良將,殺韃子,擒 田虎 ,到處莫敢攖其鋒。” 太平天囯 楊秀清 蕭朝貴 《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 康熙 暗令韃子一人管十家。” 孫中山 《民族主義》第三講:“但是下流社會雖然知道要殺韃子,只知道當然,不知道所以然。”
[韃子]百科解釋
韃虜又稱韃子是歷史上大漢民族對侵擾邊境的北方少數民族如蒙古族、滿族等的的輕蔑稱呼。清末特指清朝統治者。《警世通言·范鰍兒雙鏡重圓》:“其時 東京 一路百姓,懼怕韃虜,都跟隨車駕南渡。” 吳玉章 《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同盟會的成立》:“以 孫中山 先生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宗旨。”清末同盟會的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國後放棄該口號轉為“五族共和”。 更多→ 韃子
[韃子]英文翻譯
T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