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分發育了的根系統;牢固的生根 2.覆蓋結構程式的主段或控制段。一般總是常駐在計算機主存儲器內--亦稱根基段 3.使器官或生理結構附於身體的那個部分
四部和聲的每一部叫做一個聲部。器樂聲部分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聲樂聲部分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
1.官署名。猶太樂署。 2.古代泛指歌舞戲曲演出單位。
三國 魏 荀勗 把國家藏書分為甲、乙、丙、丁四部, 唐 以後改為經、史、子、集。丁部即集部。
1.官署名。 晉武帝 置起部郎。 南北朝 時, 宋 、 齊 、 梁 、 陳 有起部尚書,掌管宗廟宮室的建造事宜,事畢即行撤銷。 北齊 起部亦掌工造。 隋 以後改稱工部。《北史·魏紀三·高祖孝文帝》:“十一年冬十月辛未,詔罷起部無益之作,出宮人不出機杼者。”2.用以代稱工部。 宋 葉適 《除工部侍郎謝表》:“賜先見於延和,歸舊班於起部。”參閱《晉書·職官志》、《隋書·百官志上》、《通典·職官五》。
1.巡視部伍。 2.地方長官巡察所轄地區。
士兵。
古官署名。掌祭器、牲豆、酒膳及藏冰等事。
1.曲部:1.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 2.歌館或妓院的代稱。 3.麴部:亦作“麯部”。指號稱曲部尚書的李璡。
1.明清時內閣的別稱。 2.明清時內閣大臣的別稱。
指運輸部門。
即廉鎮。廉,通“ 覝 ”。
清 時官員任實缺時,向吏部人員賄賂的運動款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八回:“因為家伯要補缺了,要來打點部費。” 張友鶴 注:“當時官員要任實缺,必須經過吏部的核准;為了避免審核時的挑剔,就花上一筆錢去運動,叫做部費。”
製圖或複製圖畫時用較大的比例畫出或印出的某一個部分
古代官署名。
臉部
唐 武后 時考選才女,先經禮部考試,錄取後,再參與殿試。禮部考試錄取的第一名為部元。
1.在某一明指或隱含的定向點以北的地區或國家 2.泛指一地、一國的北方地區
投降的部落。
吏部。 唐玄宗 天寶 十一年改吏部為文部, 至德 初復舊。參閱《新唐書·百官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