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
- jiàn
- 訁
- 11
- 木
- 諫
- YGLI
[諫]基本解釋
舊時稱規勸君主或尊長,使改正錯誤:~勸。進~。~阻。兵~。從~如流。
[諫]詳細解釋
〈動〉
(形聲。從言,柬聲。本義:直言規勸)
同本義
諫,證也。——《說文》
諫者,正也。——《楚辭·七諫序》
諫,猶正也。以道正人行。——周禮·司諫》注
掌諫五惡。——《周禮·保氏》。注:“以禮義正之。”
三諫不從。——《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
宮之奇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諫。——《左傳·僖公二年》
保氏常諫王惡。——《周禮·地官》
大臣強諫。——《戰國策·趙策》
扶蘇以數諫。——《史記·陳涉世家》
忠諫之路。——諸葛亮《出師表》
不為拒諫。——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又如:諫阻納質(指周瑜直言規勸阻止孫權以其子給曹操為人質);諫鼓(朝廷設定供人民進諫時擊用的鼓。又名“朝鼓”)
匡正;挽回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晉· 陶潛《歸去來兮辭》
通“間”。離間
郭開受諫, 李牧就誅。—— 唐· 皮日休《憂賦》
〈名〉
諫官
避人焚諫草,騎馬欲雞棲。——杜甫《晚出左掖》
又如:諫垣(諫官的衙署;指朝中大臣及幕僚百官);諫草(諫官的奏稿);諫院(諫官的衙署);諫議大夫(古官名。簡稱“諫議”。掌管諫諍及議論)
通“間”。間諜
設諫以綱獨為,舉錯以觀奸動。——《韓非子·八經》
姓
[諫]百科解釋
諫, 舊時指對君主、尊長的言行提出批評或勸告:規諫、進諫。 更多→ 諫
[諫]英文翻譯
remonstrate, admon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