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蒸是什麼意思,裹蒸的解釋,裹蒸的反義詞近義詞,裹蒸的意思,裹蒸的英文翻譯

裹蒸   [guǒ zhēng]

[裹蒸]基本解釋

1.食品名。一說即粽子。《南齊書·明帝紀》:“太官進御食,有裹蒸。”《資治通鑑·齊明帝建武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今之裹蒸,以餹和糯米,入香藥、松子、胡桃仁等物,以竹籜裹而蒸之。” 唐 孫元晏 《詠史詩·齊明帝裹蒸》:“惜得裹蒸無用處,不如安霸取江山。” 明 王志堅 《表異錄·飲食》:“《南史》‘大官進裹蒸’,今之角黍也。”2.包裹而蒸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蒸缹》:“裹蒸生魚,方七寸準,又雲五寸準。豉汁煮秫米如蒸熊。生薑、橘皮、胡芹、小蒜、鹽,細切,熬糝,膏油塗箬,十字裹之。糝在上,復以糝屈牖篸之。”

[裹蒸]詳細解釋

  1. 食品名。一說即粽子。

    《南齊書·明帝紀》:“太官進御食,有裹蒸。”《資治通鑑·齊明帝建武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今之裹蒸,以餹和糯米,入香藥、松子、胡桃仁等物,以竹籜裹而蒸之。” 唐 孫元晏 《詠史詩·齊明帝裹蒸》:“惜得裹蒸無用處,不如安霸取江山。” 明 王志堅 《表異錄·飲食》:“《南史》‘大官進裹蒸’,今之角黍也。”

  2. 包裹而蒸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蒸缹》:“裹蒸生魚,方七寸準,又雲五寸準。豉汁煮秫米如蒸熊。生薑、橘皮、胡芹、小蒜、鹽,細切,熬糝,膏油塗箬,十字裹之。糝在上,復以糝屈牖篸之。”

[裹蒸]百科解釋

裹蒸是廣東肇慶傳統的漢族小吃,屬於春節食品。人稱“茶點王”,也叫裹蒸粽,但與人們熟悉的“端午粽”卻有明顯的區別。一般的粽子多用芒葉裹包,呈扭身四角形或長條形,而肇慶裹蒸則用本地特有的冬葉包裹、水草包紮,呈枕頭狀或埃及金字塔形。餡料也有的不同,由糯米、綠豆等素料製成,內藏的肥肉更肥美適中,調和味道,深受大眾喜愛,它更體現了肇慶裹蒸的傳統風味和裹蒸文化。是肇慶特產之一,除傳統的糯米、綠豆和肥豬肉外,如今又加入冬菇、雞蛋、臘腸或者牛肉等裹蒸,被冠名“肇慶特種裹蒸”,而“上素裹蒸”則是以花生、白果、冬菇做餡,很受佛教信徒熱捧。肇慶裹蒸以甘香軟滑、齒頰留香的口感享譽中外。 更多→ 裹蒸

[裹蒸]英文翻譯

Wrapped stea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