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埵   [sà duǒ]
[薩埵]基本解釋
梵語。摩訶薩埵之簡稱,即大士,大菩薩。
[薩埵]詳細解釋
梵語。摩訶薩埵之簡稱,即大士,大菩薩。
南朝 梁元帝 《梁安寺剎下銘》:“薩埵來游,屢徘徊於紺馬。”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里》:“十二月初,入 烏場國 …… 鞞羅 施兒之所,薩埵投身之地,舊俗雖遠,土風猶存。”
[薩埵]百科解釋
薩埵 】 《 佛學大詞典 》梵語sattva,巴利語satta。又作薩多婆、薩和薩、薩婆薩埵、薩怛縛、索埵。含有存在、生、實、真、善、美、賢等義。於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稱薩埵為有情,即有情意之義;佛地經論卷二則作勇猛之義。另有心力、有、有相、含識、眾生等諸義。薩埵亦指菩薩,即菩提薩埵之略稱。於密宗,則指金剛薩埵。此外,印度數論派以薩埵乃自性(梵prakr!ti )所具三德之一。(參閱‘菩薩’5209) 更多→ 薩埵
[薩埵]英文翻譯
Satt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