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是什麼意思,胡琴的解釋,胡琴的反義詞近義詞,胡琴的意思,胡琴的英文翻譯

胡琴   [hú qin]

[胡琴]基本解釋

弦樂器之一,把系有馬尾的竹弓置於兩根弦之間,弦固定於蒙覆蛇皮的竹筒上,演奏時馬尾摩擦琴弦而發聲,如板胡、二胡等

[胡琴]詳細解釋

  1. 古樂器名。古代泛稱來自北方和西北各族的撥弦樂器,有時指琵琶,有時指忽雷等。約 宋 元 開始,亦為拉弦樂器之稱。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琵琶》:“ 文宗 朝,有內人 鄭中丞 善胡琴,內庫有二琵琶,號大小忽雷, 鄭 嘗彈小忽雷。” 唐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宋 曾鞏 《明妃曲》詩之二:“直欲論情通 漢 也,獨能將恨寄胡琴。” 元 楊維楨 《張猩猩胡琴引序》:“胡琴在南為第二絃子,在北為今名,亦古月琴之遺制也。”《元史·禮樂志五》:“火不思,制如琵琶……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絃,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

  2. 今戲曲中所用的弦樂器。琴筒一端蒙蛇皮,筒上裝琴桿,桿端設木軫二,從木軫到筒底張弦二根,以竹弓張馬尾,放在兩弦之間拉動。有二胡、京胡、板胡、四胡等不同形制。

    葉聖陶 《隔膜·恐怖之夜》:“忽然有胡琴的聲音了,想是沿河乘涼的人拉的。”

[胡琴]百科解釋

胡琴, 琴類一種,因為來源於北方少數民族,古代漢人稱謂北方少數民族為“胡”,從北方傳過來的琴,因此而得名。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古稱胡爾。蒙古族俗稱西納乾胡爾,意為勺子琴,簡稱西胡。元代文獻稱其為胡琴。漢語直譯為勺形胡琴,也稱馬尾胡琴。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柔和渾厚,富有草原風味。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尤以東部科爾沁、昭烏達盟一帶最為盛行。後有同名人物,在該領域有一定貢獻的有南京醫科大學教授胡琴等。 更多→ 胡琴

[胡琴]英文翻譯

Hu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