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ài 
  • 13
  • SVCQ

[概]基本解釋

1.大略,總括:大~。~論。~述。~貌。梗~。~要。~算。~括。~念(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率(機率論的基本概念。用來表示隨機事件發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稱為此事件的“機率”。亦稱“或然率”、“幾率”)。以偏~全。

2.情況,景象:勝~(勝景,美麗的景色)。

3.一律:一~而論。

4.氣度,節操;氣~。

5.刮平斗、斛用的小木板。

[概]詳細解釋

〈名〉

  1. (形聲。從木,既聲。本義:量米粟時刮平斗斛( hú)用的木板。量米粟時,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過滿)

  2. 同本義

    同權槩而就衡。——《楚辭·惜誓》

    斛甬,正權概。——《禮記·月令》

    槩者,平量者也。——《韓非子·外儲說》

  3. 又如:概量(概和斗斛等量穀物的器具)

  4. 節操,風度

    而不概於王心邪。——《史記·范雎傳》。按,平也。

    夫西河魏土……漂然皆有節概,知去就之分。——《漢書·楊敞傳》附 楊惲《報孫會宗書》

  5. 又如:概尚(氣節);氣概(人遇事表現出來的態度、氣勢)

  6. 景象;狀況

    故山多藥物,勝概(美麗的景象)憶桃源。——唐· 杜甫《奉留贈集賢院崔於二學士》

〈動〉

  1. 引申為刮平,不使過量

    夫水,徧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盈不求概,似正。——《荀子·宥坐》

    而不概於王心邪。——《史記·范雎傳》。按,平也。

  2. 又如:概平(用概刮平);概準(用平物的量器刮平)

  3. 概括,總括。如:概問(概括詢問);以此一端,可概其餘;以偏概全

  4. 衡量;量,限量

    食饗不為槩。——《禮記·曲禮》。注:“量也。”

  5. 又如:概志(衡量心志);概量(用量器確定穀物的多少;比喻衡量事物的標準)

  6. 蔽,遮蓋 。如:概愆(掩蓋前愆)

  7. 關切,繫念 。如:概懷(繫念於心);概然(慨嘆的樣子)

  8. 抑,抑制 。如:概了(鎮住。有超過所有人的意思)

  9. 通“溉”。灌溉,洗滌

    澡概胸中,灑練五臟。——《枚乘·七發》

  10. 又如;概盂(洗滌盂缽)

  11. 通“慨”。感慨

    夫婢妾賤人,感概而自殺,非能勇也。——《漢書·季布欒布田叔傳贊》

  12. 又如:概然(感慨的樣子)

〈副〉

  1. 一律,一概

    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史記·伯夷列傳》

  2. 又如:概不考慮;概不賒欠;概行(一律施行);概視(一律看待);概用(一概使用)

  3. 大致,大略地 。就整個情況而論而不考慮具體事例地。如:概而論之;概舉(大略舉出);概覽(大略地觀覽)

[概]百科解釋

詳細釋義通“慨”“概、慨——按現代漢語,前一個慨為感慨的慨,後一個概為大概、概括的概。若從表面上理解,兩字難以通假。但若追根溯源,從本探討,古書中兩字可以通假。因它們原是音義同源而相生的字。本來慨是壯士不得志、憂慨激昂之義。概或作槩,是扢(古沒切)用以平斗斛,一為形容詞,一為名詞。《漢書·季布傳》:‘感概而自殺。’不用慨而用概。不知者以為是錯字或者是誤筆,其實二者是音同形近的字,義亦相通,是可以假借的。它們怎樣相通呢?慨是壯士不得志,有憤恨不平之義。概為量米斗斛的器,可用以平之。不平和求平,相反適相成,矛盾統一,形成一個整體。加以音同形近,自然義亦相通,可以假借。”(引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更多→

[概]英文翻譯

Almost